冀张围薯9号:河北高寒地的马铃薯新星
在河北省的高寒地带,马铃薯种植面临着严苛的自然环境挑战。然而,冀张围薯9号的诞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冀张围薯9号以其出色的特性,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冀张围薯9号,一个拥有冀审薯2006001号的正式身份,它的培育历程始于2001年,经过五年的严格筛选和测试,于2006年4月正式通过审定,成为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新选择。它的诞生,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对夏波蒂和切普特两个亲本品种智慧结晶的结果。
这种中熟品种的马铃薯,以其87天的生育期,60.2cm的株高,展现出了它在生长速度和植株形态上的优势。它的块茎长圆形,薯皮褐色,薯肉白色,芽眼浅,结薯集中,大、中薯的生产率高达71%至75%,这些特性使得冀张围薯9号在产量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在2002年至2003年的河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281.9kg,而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1604.7kg。
冀张围薯9号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出色,它的品质同样令人称赞。2005年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这种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为16.3%,干物质含量23.8%,还原糖含量0.18%,粗蛋白含量2.78%,Vc含量高达14.3mg/100g。这些指标不仅证明了冀张围薯9号的营养价值,也显示了它在块茎贮藏和抗干腐病方面的优势,非常适合用于薯条加工。
在栽培技术方面,冀张围薯9号需要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地块种植,使用优质脱毒种薯,并通过提前催芽晒种的方式提高种植效果。亩栽培密度建议在3800-4000株,施用3000 kg/亩以上的优质有机肥,并配合马铃薯专用肥50g/亩。此外,提早中耕培土和注意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
鉴于冀张围薯9号的这些特性,它在张家口、承德等冷凉地区的推广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冀张围薯9号,不仅是河北省高寒地带马铃薯种植的新希望,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