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单66号:山西玉米新希望,高产抗病的绿色先锋

2024-08-03 03:08:33

在山西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晋单66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精心培育,晋单66号以其审定编号晋审玉2009014,展现出了它在农业领域的潜力。

晋单66号的诞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它的品种来源是T14-3B与04-93的杂交,前者是78599与黄C选系的后代,后者则是兰卡斯特与热带血统的混血。这种混血优势,使得晋单66号在生长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健的长势和鲜明的特性。

它的第一叶鞘浅绿色,幼苗壮实,叶片翠绿,叶鞘花青甙显色强烈,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株形半紧凑,株高达到270cm,穗位高105cm,全株叶片数20片,雄穗分枝多达13至16个,花药和花丝均为黄色,果穗呈筒型,穗长19.5cm,穗行数18行,每行平均38粒,百粒重37.0g,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高达87%。

在抗病性方面,晋单66号同样表现出色。经过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严格鉴定,它抗穗腐病和粗缩病,对大斑病和青枯病也有中等抗性,尽管对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田间的卓越表现。

品质上,晋单66号同样经得起考验。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其容重高达804g/l,粗蛋白含量为9.8%,粗脂肪含量为4.43%,粗淀粉含量更是达到了74.49%。

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晋单66号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07至2008年的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晋单66号的平均亩产分别为694.4kg和748.9kg,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21.7kg,比对照增产6.7%。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722.1kg,比对照增产6.9%。

晋单66号的栽培要点也相当明确:4月下旬播种,亩留苗3300至3500株,施用底肥硝酸磷肥40kg,追施尿素30kg,早间苗定苗,及时中耕除草,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病。

晋单66号,这个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的品种,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特点,正成为山西农民的希望之种,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