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麦1532:重庆小麦新希望,增产抗病两不误
2025-07-04 05:11:35 发布
在重庆的麦田里,一种名为川麦1532的小麦品种正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春性常规品种的特性,全生育期174天,为重庆的麦作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川麦1532的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色鲜绿,株高适中,穗型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熟相良好。在每亩基本苗12至14万的情况下,平均亩有效穗达到21.9万穗,穗粒数39.8粒,千粒重38.3克。这些数字背后,是川麦1532籽粒容重751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13.1%,面粉湿面筋含量25.4%的优异品质。此外,其降落数值261秒,吸水量55.2毫升/100克,面团形成时间1.8分钟,稳定时间3.5分钟,这些特性使得川麦1532在面食加工中表现出色。
产量表现上,川麦1532在两年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246.3千克,比对照增产13.96%,11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增产点率高达92%,最高亩产达到348.4千克。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222.6千克,比对照渝麦13增产7.6%,6个点次增产,无减产点次,增产点率100%,最高亩产291.6千克。
川麦1532不仅产量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它对条锈病和白粉病具有中抗性,但对赤霉病高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有效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以及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综上所述,川麦1532以其高产、优质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成为重庆麦作区的优选品种。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是重庆小麦种植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