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2号:甘肃旱区的小麦新希望
在甘肃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陇中2号的小麦新品种正在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民带来希望。由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精心培育,陇中2号以其出色的抗旱性和抗病性,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出了它的价值。
陇中2号的诞生,源于88113-28-4母本与陇原935父本的完美结合,原代号9767-1-1-2-1。它拥有强冬性,生育期长达246至277天,幼苗匍匐生长,叶片深绿,株高介于70至90厘米之间。有效分蘖数量在3到5个之间,穗长8厘米,呈长方形,白穗长芒,结实小穗多达15个,穗粒数平均33粒。其籽粒呈长卵形,白粒质地坚硬,千粒重在36.5至44.0克之间,容重高达709至745克/升。陇中2号的蛋白质含量在13.29至17.10%之间,赖氨酸含量为0.472至0.51%,湿面筋含量在21.38至24.21%,沉降值在34.2至41.0毫升,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陇中2号对条锈病的HY8、水4及混合菌表现出免疫至高抗性,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7也表现出免疫。这使得陇中2号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仍能保持健康生长。
产量方面,陇中2号在2008至2010年的甘肃中部片冬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296.04公斤,比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6.7%。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为289.0公斤,同样比对照品种增产4.42%。
种植陇中2号,最佳播种时间为9月20日至30日,每亩保苗量为30至33万株。施肥建议为每亩施用1500至2000公斤农家肥,纯氮7至9公斤,纯五氧化二磷4至4.5公斤。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起身期、孕穗期、抽穗期,要及时防治红蜘蛛、蚜虫和条沙叶蝉等病虫害。
陇中2号适宜在甘肃省定西、白银、平凉等地的干旱、半干旱区、不保灌区冬春麦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