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尼古拉火鸡养殖:山区农民致富新路径
尼古拉火鸡,以其快速生长、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抗病力和较低的投资成本,成为我国新兴的草食节粮型特种养殖业的佼佼者。这种火鸡不仅能够利用闲散劳力,还能将农作物秸秆、树叶等变废为宝,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育雏阶段,尼古拉火鸡需要特别的关怀。初生雏火鸡对环境敏感,需要温暖和充足的光线。饲养密度控制在20至25只/平方米,1至4日龄需全日光照,之后逐步减少至14小时。育雏室温度需保持在35°C至37°C,并每周降低1°C至2°C。雏火鸡的日粮应富含高蛋白质和高能量,营养标准为代谢能2680大卡/千克,粗蛋白水平26%。配方中包括谷类饲料、豆饼、麸皮、鱼粉等,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了促进消化和食欲,饲料中可掺入葱叶、蒜叶和韭菜等青饲料。
出壳后的幼雏应在孵窝中度过第一天,第二天开始喂食,并给予清洁的饮水。第一周每天喂食5至6次,之后逐渐减少夜间喂食。育雏床角上放置沙粒,供雏火鸡自由啄食。
育成期从母火鸡8周龄、公火鸡10周龄开始。此时,火鸡体质强健,对温差变化的抵抗力增强。日粮中增加碳水化合物,保持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维持在15%至18%,并掺入菜类和豆类植物。农户散养时,以放牧为主,注意防止鸡群曝晒和雨淋。收牧后,补充精饲料如糠麸、谷粒和切碎的红薯等。商品火鸡饲养至8至9个月,公火鸡体重约9千克,母火鸡约5千克时即可出售。
产蛋和孵化阶段,母火鸡7月龄、公火鸡9月龄达到性成熟。母火鸡从34周龄开始第一个产蛋周期,每产10至15枚蛋后自行孵化。为提高产蛋量,可采取强制醒抱法。产蛋期间,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对公火鸡给予特殊照顾以提高受精率。从69周龄开始,母火鸡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之后产蛋和受精能力下降,应予以淘汰。每个产蛋周期约20至22周,两个周期之间有15周左右的换羽期。孵化期间,保持孵化室的清洁、安宁和湿度,严防鼠害和震动。自然配种时,公母比例为1:4或1:5。
尼古拉火鸡养殖前景广阔,掌握养殖技术是关键,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