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早优857:安徽农业新希望,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

2025-08-15 05:07:25 发布

在安徽,一个名为“荃早优857”的水稻新品种正在引起农民和农业专家的关注。这个由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申请,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的新亮点。

“荃早优857”源自于荃早A与YR857的精心杂交,它在2021年和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色,平均株高达到113.2厘米,亩有效穗数达到18.0万,每穗总粒数为187.9粒,每穗实粒数为159.9粒,结实率高达85.1%,千粒重为24.7克。全生育期为121.9天,相较于对照品种“五优308”熟期短3.8天,这意味着更快的成熟周期,为农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产量方面,“荃早优857”同样表现不俗。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到625.1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7.59%;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7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9.34%。在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20.8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7.3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荃早优857”的高产潜力。

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水稻品种,不仅要有高产,还要有良好的抗病性。“荃早优857”在抗病性鉴定中显示中感稻瘟病和稻曲病,感白叶枯病,这提示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防治。

为了最大化“荃早优857”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播种期建议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秧田亩播种量约12千克,大田用种量1.5-2.0千克,秧龄约28天。栽插密度为16.5厘米×23.1厘米,每穴2-3粒谷。施肥方面,大田亩施纯氮量约13千克,重施基肥,占全部施肥量的60%以上,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灌水管理上,深水活棵,返青后浅水湿润促分蘖,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干湿湿,收割前7天断水。病虫害防治上,秧田期注意施药防治稻蓟马和螟虫,大田重点防治稻瘟病,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荃早优857”已经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但需要注意对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进行防治。这个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为安徽的稻米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预示着安徽农业的又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