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213:贵州油菜种植的新宠,增产增收的保障
在贵州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中油213”的油菜品种正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是一款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省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杂交油菜品种,以其高产、抗病、抗虫害等特性,为贵州的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油213”的生育期为207.1天,属于甘蓝型油菜。它的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长度和宽度适中,具有6个裂片,叶柄长度也处于中等水平。主茎蜡粉较少,花青甙显色极弱,这使得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开花期早,果身长度适中,角果姿态上举,籽粒黑褐色,这些特点都有助于提高产量。
株高达到185.1厘米,分枝部位高度98.9厘米,有效分枝数为6.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高达232.0个,每角粒数20.0粒,千粒重4.05克。这些数据表明,“中油213”具有极高的产量潜力。此外,其芥酸含量仅为0.972%,硫苷含量25.96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6.00%,这些指标都符合食用油的标准。
“中油213”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抗性较强,这在油菜种植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些病害往往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在两个生长周期的测试中,亩产分别达到178.28千克和172.59千克,比对照油研50分别增产3.20%和9.04%,这证明了“中油213”的高产性能。
在栽培技术方面,“中油213”需要在9月中下旬进行育苗播种,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4,严格控制苗龄30天,10月中下旬移栽。在中等肥力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为9000株/亩,肥力较高时,每亩移栽8000株左右。此外,重施底肥,每亩施进口复合肥50千克左右,硼肥1千克左右,以确保植株的健康成长。
对于“中油213”,在初花期至盛花期要注意防治菌核病,同时在初花期和结荚成熟期要防鸟害。适宜种植区域为贵州,秋播季节最为合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油213”对肥水需求量较大,且在缺硼土壤中可能会产生“花而不实”的现象,因此每亩应施硼肥1千克左右,以预防生长中缺硼的问题。
总之,“中油213”以其高产、抗病、抗虫害的特性,为贵州的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民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一新品种,让它成为我们增收的保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