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会粳10号的丰收故事

2024-08-18 05:17:45

在云南的高原之上,有一片片金色的稻海,它们是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骄傲——会粳10号。这个编号为滇审稻2010025号的粳型常规水稻,是陈利荣等一群农业专家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成果。

会粳10号的株型紧凑,叶色翠绿,叶姿挺直,如同一位位精神抖擞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它的全生育期为183天,株高98.7厘米,穗长18.8厘米,亩有效穗达到27.8万,成穗率高达80.6%。每穗的总粒数为144粒,实粒数105粒,结实率达到了70.9%,千粒重24.4克,谷壳黄亮,无芒,不落粒。

在米质检测中,会粳10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糙米率84.4%,精米率76.9%,整精米率62.6%,粒长5.1mm,长宽比1.8,垩白率30%,垩白度5.0,透明度2级,碱消值7.0,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18%,蛋白质含量高达9.3%。这些指标不仅体现了会粳10号的高品质,也彰显了它在餐桌上的潜力。

然而,会粳10号并非完美无缺。它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属于高感品种,对白叶枯病也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值得庆幸的是,它具有出色的耐寒性,这使得它能够在海拔1700-2200米的高原地区茁壮成长。

在2007-2008年的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会粳10号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703.0千克,比对照增产13.4%,增产点率高达93.8%。尽管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17.7千克,较对照略有减产,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高原地区粳稻种植的优选品种。

会粳10号,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代号,它代表了云南高原上农业科技的结晶,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也是这片土地上绿色生态的守护者。在适宜的区域种植,会粳10号将以其优异的表现,为高原的丰收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