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里的“糯香”——旱糯303,北方稻农的新选择
2024-08-03 03:42:17
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稻作研究所的专家们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旱稻品种——旱糯303。它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了稻农们的新宠。
旱糯303,一个简单而朴实的名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精心培育,经过秀子糯与小白仁的杂交,诞生了这个具有粳型特征的旱稻品种。它的全生育期为142天,株高适中,穗长适中,有效穗数高达30.7万穗,结实率高达81.6%,千粒重22.3克,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旱糯303在产量上的保证。
旱糯303的米质同样令人称赞。2003年和2005年的整精米率分别为54.2%和62.6%,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3%和1.42%,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米质的优良。
在产量表现上,旱糯303在2003年和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242.40公斤和347.07公斤,虽然与对照品种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稳定的表现足以证明其适应性和可靠性。
旱糯303的栽培要点十分明确,从种子处理到播种、除草、肥水管理,再到病虫防治,每一步都为稻农提供了详尽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旱糯303的抗旱性达到了5级,这在干旱的北方地区尤为重要。
经过严格的审定,旱糯303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获得了通过。它不仅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而且亩穗数多,丰产性和稳产性都非常好。此外,它还具有中等的抗旱性和对稻瘟病的中感性,这使得它在吉林南部、辽宁中北部、内蒙古东部的稻瘟病轻发稻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旱糯303,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旱稻品种,更代表了北方稻农的希望和未来。在这片旱地里,旱糯303以其独特的“糯香”,为稻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