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麦13号:云南高原上的绿色希望
在云南的高原上,有这样一种作物,它不仅承载着农民的希望,也代表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它就是保大麦13号。这是一种饲用型四棱皮大麦,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业的佼佼者。
保大麦13号的全生育期为155天,属于春性品种。它的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整齐,长粒、长芒,株高可达85厘米,穗长6厘米。这种大麦的基本苗在每亩16至18万之间,最高茎蘖数约为61万/亩,有效穗约36万/亩,成穗率大约为66%,穗实粒数约为40粒,千粒重约为33克。这些数字背后,是保大麦13号分蘖力强、中抗倒伏、高抗病性的坚实基础。
在抗病性方面,保大麦13号表现出色,对条纹病、条锈病、黄矮病、赤霉病和白粉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在产量上,它同样不负众望,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436.7千克,比对照品种YS500增产22.4%;第2生长周期亩产497.5千克,比对照品种YS500增产29.1%。
种植保大麦13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技术要点。首先,选择排灌方便的中上等田块,并在播种前晒种1至2天。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量要适量,田麦6至8千克/每亩,地麦8至10千克/亩,以防止过密导致倒伏。施肥方面,要合理施用氮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全生育期亩施农家肥1500至2000千克作底肥,尿素40千克/亩,普钙30千克/每亩,硫酸钾6至8千克/亩。尿素分两次施下,种肥占60%,分蘖肥占40%,普钙肥和钾肥一次性做种肥与尿素混合拌匀后撒施。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灌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杨花水、灌浆水3至5次。同时,要防治病虫草害及鼠害,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和收获。
保大麦13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至2100米的水田、旱地种植,播种季节为冬播(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这不仅是一种作物,更是云南高原农业的希望,它以其高产、抗病、易于管理的特性,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