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育105——吉林省晚熟玉米的高产之选

2024-08-23 06:13:08

在吉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通育105”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信赖之选。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通育105以其强大的遗传背景和优异的产量表现,展现出了其在晚熟玉米品种中的领先地位。

通育105的种子呈黄色,形状接近马齿型,每百粒重达30.0克,这为种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植株生长旺盛,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可达310厘米,穗位146厘米,形成了一种半紧凑的株形,为果穗的丰产创造了条件。

果穗圆柱形,穗长22.6厘米,穗行数达到16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高达227.1克,出籽率更是达到了82.8%。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8克,品质分析显示,籽粒含粗蛋白9.95%,粗脂肪4.20%,粗淀粉72.82%,赖氨酸0.30%,容重728克/升,这些指标均显示出通育105的籽粒品质上乘。

在抗逆性方面,通育105同样表现出色,人工接种鉴定显示其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这些特性使得通育105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更加坚韧。

作为晚熟品种,通育105的生育日数为132天,需要≥10℃积温2800℃,这使得它在吉林省的晚熟玉米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产量结果显示,2005年和2006年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9810.1公斤和11681.2公斤,比对照品种登海9增产15.4%和16.6%,两年平均增产18.0%。2006年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了10346.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2%。

栽培通育105,播种期一般在4月23日至5月1日,公顷保苗4.2-4.5万株。施肥方面,建议使用农家肥50立方米/公顷,磷酸二铵200公斤/公顷,硫酸钾75公斤/公顷作为底肥,追肥时施用尿素225公斤/公顷。制种技术方面,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本覆膜或先催芽播种,待出苗后再播母本,父母本行比1:4,公顷保苗5.5万株。

通育105以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成为吉林省玉米晚熟区农民的优选品种,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