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大地的新希望——绵糯麦829,四川农民的致富新选择

2025-07-04 05:17:22 发布

在四川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绵糯麦829的新品种小麦正悄然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审定编号川审麦20200021,更因为它的优良特性和出色的产量表现。

绵糯麦829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这个品种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晶。它的父母本分别是(宁W0066/03-1128)F1和(JCA18/05-5388)F1,这种杂交优势使得绵糯麦829在春日里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

绵糯麦829的幼苗半直立,叶色鲜绿,穗形纺锤,长芒白壳,籽粒卵圆形,白色粉质,饱满而诱人。在四川省两年的区试中,它平均全生育期为180.5天,株高88.7厘米,亩穗数达到27.3万,穗粒数42.0粒,千粒重高达41.7克。这样的数据,无疑证明了绵糯麦829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绵糯麦829表现出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的特性,这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常见的小麦病害,减少农民的损失。而其品质测定显示,平均籽粒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7%,属于糯小麦品种,这使得它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产量表现上,绵糯麦829同样不负众望。2018至2019年度,平均亩产达到319.11公斤;2019至202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更是高达408.73公斤;两年区试平均亩产为363.92公斤,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给四川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种植绵糯麦829,技术要点也相当关键。播种期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0至13万,施用纯氮8至10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田间管理上,要注意除草、防蚜虫,并适时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经过严格的审定,绵糯麦829符合四川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并适宜在四川省平坝浅丘地区种植。这不仅是对绵糯麦829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四川农民辛勤劳作的肯定。绵糯麦829,正成为四川农民致富的新希望,它的故事,正在川蜀大地上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