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35:吉林省小麦新希望,高产抗病新品种
在吉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冬春35”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由郭希坚先生精心培育,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和选育,终于在2023年获得了吉审麦20230003的审定编号,正式成为吉林省小麦种植的新选择。
“冬春35”是一种春性小麦,从出苗到成熟仅需79天,展现出了快速生长的特点。它的幼苗直立,叶片呈现健康的深绿色,分蘖力中等,能够保证良好的生长势头。株高达到92.4厘米,成穗整齐,穗型为长方形,穗长10.29厘米,直芒,每穗平均含有40.1粒红色角质粒,这些籽粒呈长形,千粒重高达39.42克,容重达到799.3克/升。
在抗病性方面,“冬春35”表现出色,高抗秆锈病,抗散黑穗病,对根腐病、赤霉病和白粉病也具有中等抗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面对多种病害时能够保持健康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更为友好。
品质分析显示,“冬春35”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6.10%,降落值为386S,湿面筋含量为26.6%,吸水量为58.6ml/100g。面团形成时间为2.3分钟,稳定时间为4.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为486E.U,延伸性为154毫米,能量为104平方厘米。这些数据表明,“冬春35”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合加工成各种面食。
在产量表现上,“冬春35”同样令人瞩目。2021至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公顷产量达到4481.68千克,比对照品种丰强7号增产13.05%;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3601.28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22.47%。
为了充分发挥“冬春35”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播期:建议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以利用春季的温暖气候。
2. 密度:公顷保苗量控制在750万株左右,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3. 施肥:使用玉米用复合肥300千克/公顷,尿素50千克/公顷,同时注意防治根腐、赤霉病。
经过严格的审定,“冬春35”被认为符合吉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问世,无疑为吉林省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农民的丰收增添了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