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甜612:抗病高产的甜玉米新品种
在云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桂甜612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桂甜612,这个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抗病性好、成株整齐和高产量的特点,在玉米种植界崭露头角。
桂甜612的株型半紧凑,株高约236厘米,穗位高94厘米,穗长19.5厘米,穗粗5.5厘米,穗行数在16到20行之间,每行平均有39粒籽粒。这些淡黄色的甜粒型籽粒,不仅外观诱人,而且品质上乘,其可溶性糖含量高达38.67%(干基)。在抗病性方面,桂甜612表现出色,中抗灰斑病,高抗大斑病,中抗锈病,抗弯胞霉叶斑病,抗纹枯病,中抗叶鞘紫斑病,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表现上,桂甜612同样令人瞩目。在2020-2021年的自组织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鲜穗达到1220.23公斤,比对照增产28.96%,品质平均分高达85.29分。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鲜穗产量为1267.00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8.82%,增产点率100%,这无疑证明了桂甜612的高产潜力。
种植桂甜612,需要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并且要与其他玉米类型保持至少400米的距离,或者通过时间隔离30天以上来避免串粉。种植密度建议为3000-3500株/亩,基肥推荐使用1500—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苗肥则需要10公斤尿素和10公斤钾肥,或者20公斤复合肥。在大喇叭口期,还需亩施30公斤复合肥。正常情况下,玉米吐丝授粉后20-23天是鲜穗采收的最佳时期。
经过严格的审定,桂甜612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广西、云南省与试点类似区域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种植。桂甜612,这个集抗病、高产于一身的甜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为农民的丰收之路增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