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部的农业新星——正大16号玉米品种

2024-08-22 06:01:05

在山西南部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正大16号”的玉米品种正在悄然兴起。它是由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正大生物科学(武汉)研究院精心培育的结晶,拥有引种编号晋引玉2011003,并于2006年在河北省获得审定(冀审玉2006020号)。

正大16号的生育期为100天,比传统的郑单958晚约3天。它的幼苗第一叶叶鞘呈紫色,尖端圆润至匙形,叶缘则是生机勃勃的绿色。株形半紧凑,拥有21片总叶片,株高达到255厘米,穗位为116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适中,侧枝姿态直立,一级分枝多达8-10个,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呈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7.9厘米,穗行数在16-18行之间,每行平均有36粒,籽粒黄色,半硬型,顶端黄色,百粒重36.2克,出籽率高达88-90%。

在抗病性方面,正大16号表现出色,2009至2010年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穗腐病,但对丝黑穗病、大斑病、粗缩病较为敏感,对青枯病则高感。品质分析显示,其粗蛋白含量为9.92%,粗脂肪含量为3.56%,淀粉含量高达74.44%,赖氨酸含量为0.30%。

产量方面,正大16号在2009至2010年的南部复播区玉米引种试验中表现突出,2009年亩产达到679.3千克,比郑单958增产8.9%,2010年亩产695.3千克,增产9.7%,两年平均亩产687.3千克,增产9.3%。

栽培时,建议亩留苗3500至3800株,以确保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正大16号玉米品种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