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棉早3号:湖南棉农的早熟之选
在湖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湘棉早3号”的棉花品种正以其独特的早熟特性,为当地的棉农带来新的希望。这一非转基因的早熟常规棉品种,由权威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共同培育,以其优异的性状和稳定的产量表现,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湘棉早3号的生育期仅为100.5天,相较于对照品种省工棉2号,它的生长周期缩短了2.1天,这意味着棉农们可以更早地收获,抓住市场的先机。植株高度适中,达到107.0厘米,茎秆茸毛中等,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浅绿,花药白色,这些特征使得湘棉早3号在田间管理上更为便捷。
铃形卵圆形,单株成铃高达20.9个,单铃籽棉重5.3克,衣分40.5%,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湘棉早3号的高产潜力,也反映了其良好的纤维品质。特别是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达到29.6毫米,断裂比强度31.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整齐度指数84.6%,纺纱均匀性指数152.0,这些指标均表明湘棉早3号的纤维品质上乘,适合纺纱。
在产量表现上,湘棉早3号在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108.4千克,比对照增产3.1%;尽管在2020年续试中有所减产,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95.0千克,比对照减产1.2%,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表现。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93.3千克,比对照增产3.9%,进一步证明了其增产潜力。
湘棉早3号的抗性表现同样出色,枯萎病病指12.9,耐枯萎病;黄萎病病指29.7,耐黄萎病,这使得它在病害防治上更具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上,湘棉早3号适宜在5月下旬至6月初直播,每亩种植5000-6000株,行距80厘米左右。底肥要施足,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硼、锌等微肥,花铃期依长势适量追肥。化学调控要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原则。适时中耕,起垄培土,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抗旱。同时,注意防治蚜虫、蓟马、盲椿象、红蜘蛛、斜纹夜蛾等虫害。
经过严格的审定,湘棉早3号符合湖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并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省棉区种植。但需要注意的是,枯、黄萎病重发区不宜种植湘棉早3号,以避免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湘棉早3号,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综合表现,成为了湖南棉农的新选择,为湖南的棉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