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稻1号:兴安盟同创种业的高产抗寒新品种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蒙稻1号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寒性和高产潜力,为当地农民带来希望。蒙稻1号,审定编号为蒙审稻2021020号,由兴安盟同创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源自2011年的一次有性杂交,母本为龙粳31,父本为垦鉴稻6,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蒙稻1号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33天,幼苗叶片呈深绿色,展现出强大的抗寒能力,白根丰富,幼苗生长旺盛。成株后,植株紧凑,平均单株分蘖约4.3个,株高约85.6厘米,整齐划一。每穗平均粒数约96.8粒,穗长约16.2厘米,籽粒呈椭圆形,千粒重约26.1克。在品质方面,蒙稻1号的表现同样出色,粗糙率为83.4%,整精米率为69.6%,垩白粒率为9%,垩白度为2.5%,长宽比为1.7,粗蛋白(干基)含量为7.43%,直链淀粉含量占样品干重的19.0%,胶稠度为79mm,食味评价高达81分。
在抗性方面,蒙稻1号对苗瘟表现为中感,叶瘟表现为中抗,穗瘟表现为高感,这要求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产量表现上,蒙稻1号连续三年均比对照增产,2017年增产14.3%,2018年增产3.2%,2019年增产10.7%,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特性。
栽培蒙稻1号时,播种期建议在4月15日至20日,插秧期在5月15日至25日。栽培密度为9×4寸(30×13.3厘米),每穴5至7苗。施肥方面,底肥每亩施用25千克45%复合肥,分蘖肥每亩施用尿素10千克,穗肥每亩施用氮钾追5千克。田间管理上,前期应浅水灌溉以增温促分蘖,中期遇低温时加深水层,齐穗期后间歇灌溉,蜡熟期浅湿灌溉。特别要注意在水稻始穗、齐穗期防治稻瘟病,并根据地力条件调整氮肥施用量,及时预防稻瘟病的发生。
蒙稻1号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35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寒的新选择,有望在北方稻作区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