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农业的骄傲——绵麦43:高产量、抗病力强的小麦新品种
2024-08-15 03:16:28
在四川的肥沃土地上,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小麦新品种——绵麦43。它不仅是绵阳农业的骄傲,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
绵麦43的诞生,源自于精心的品种选育。它的父母亲分别是07146-12-1和贵农19-4,通过科学配对,孕育出了这一春性小麦。全生育期为187天,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片绿色,剑叶长宽适中,株型紧凑,株高约85厘米,茎秆上蜡粉丰富,穗形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护颖无茸毛,籽粒为浅红色,半角质,千粒重约43克。
绵麦43不仅外观出众,品质同样卓越。200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显示,其容重高达758.5升,粗蛋白含量15.33%,湿面筋含量28.1%,沉降值36.3毫升,面团稳定时间4.15分钟,属于中筋小麦,适合多种面食加工。
在产量表现上,绵麦43同样不负众望。2003-2004年度四川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398.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2.1公斤,增产7%,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23.3公斤,同样比对照增产7.3%。
绵麦43的抗病性同样令人称赞。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它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这为农民减少了病害防治的成本和劳动。
种植绵麦43,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要点。适宜播种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净作亩基本苗12-14万,套作亩基本苗10万。施肥要点为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7公斤,钾肥7公斤,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并根据麦苗长势适时追施拔节肥。田间管理上,要及时防治蚜虫,除灭杂草,并注意防治赤霉病。
绵麦43适宜在四川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它的推广将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