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稻香飘千里——优Ⅰ红香优33的丰收秘诀
在海南的田野上,有一种稻米以其独特的色泽和香味脱颖而出,它就是优Ⅰ红香优33。这不仅是一个稻米品种,更是海南农业科技的结晶。它由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引进,以其早熟、高产、抗病和独特的香味,成为稻米界的佼佼者。
优Ⅰ红香优33,别名红香优3号,是一种感温型三系红香米杂交稻。它在海南早造全生育期仅需120至125天,晚造更是缩短至105至110天,比传统品种早熟7至8天。这种早熟特性,为农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海南的稻米生产带来了更高的灵活性。
株高适中,达到94.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高达20.03万,穗长21.9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达到122.4粒,结实率高达93.7%,千粒重24.7克。这些数字背后,是优Ⅰ红香优33的高产潜力和稳定的产量表现。在东方市感城镇海洋坡田洋的示范种植中,早造实收产量高达491.3公斤/亩,而在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三加田洋的示范试种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22.3公斤。
优Ⅰ红香优33的农艺性状同样令人称赞。它分蘖力中等,株型集散适中,叶片直立,叶鞘茎秆紫红色,茎秆粗壮,抗倒力强,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在早造种植中,未发现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为害,晚造大田种植中,白叶枯病也仅从无病到轻度发病,显示出其良好的抗病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优Ⅰ红香优33的糙米赤红色,精米淡红色,具有荔浦芋头的香味,这不仅增加了稻米的观赏性,更提升了食用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优Ⅰ红香优33需要适时稀播育多蘖壮秧,适龄早移栽,合理密植,以及科学的肥水管理。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了保持糙米着色鲜红亮丽,后期不能过早断水干田。同时,也要注意防治病虫螺鼠害。
制种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使用原种或原种一代进行制种,严格除杂去劣,并按照国家或省的生产规程执行。播插期的安排和对九二0的敏感性,都是确保种子质量的关键。
经过严格的审定,优Ⅰ红香优33被认定为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的特殊用途稻品种。它全生育期较短,产量水平一般,米粒红色,轻感稻瘟和白叶枯病,适宜在海南省各市县特别是瓜菜种植市县作早晚造种植。在稻瘟病多发区,种植优Ⅰ红香优33时更需注意防治稻瘟病,以确保丰收。
优Ⅰ红香优33,不仅仅是一种稻米,它代表了海南农业的创新和进步,是农民朋友丰收的希望,也是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