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优1505:重庆水稻新希望,高效抗病害的杂交水稻新星
在重庆的稻田里,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川农优1505,这款由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申请,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共同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产量表现,赢得了渝审稻20200003的审定编号。
川农优1505属于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以其适中的株型和强大的分蘖力,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优势。在每亩种植1.2至1.5万窝的密度下,全生育期为146至169天,平均155.2天,比渝香203早熟0.1天。植株平均身高116.8厘米,穗长25.6厘米,亩有效穗达16.1万,每穗平均着粒数174.8粒,结实率高达88.5%,千粒重28.0克,紫色的稃尖、叶鞘和柱头为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在抗病性方面,川农优1505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3.75,抗性病级3级,被评为中抗级别。在稻米品质上,川农优1505的糙米率为82.8%,整精米率为57.2%,粒长7.1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64%,垩白度8.5%,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透明度2级,碱消值4.8级,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川农优1505在两年区试中14个点次增产,2个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11.3千克,比对照渝香203增产7.4%。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84.1千克,同样比对照增产4.8%,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点率高达87.0%。
栽培技术要点也相当明确: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适宜在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则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1.5万窝。
经过严格的审定,川农优1505符合重庆市水稻品种审定标准,被正式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这款新品种的问世,无疑为重庆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其高效、抗病害的特性,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