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杂13号:浙江省棉花产业的新希望

2025-08-22 05:13:59 发布

在浙江省的棉花种植领域,一个名为“慈杂13号”的新品种正引起广泛关注。这个由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棉花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显著的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棉花产业的新宠。

慈杂13号的生育期为121天,略长于对照品种“慈抗杂3号”。它株高143.6厘米,单株有效铃数达到46.1个,单铃重5.8克,衣分高达46.8%,籽指为10.6克,霜前花率高达96.4%。植株呈筒形,茎秆硬度适中,果枝上举,通透性好,茎干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铃短卵圆形,尖嘴短,铃中等大小,吐絮畅,絮色洁白。

在纤维品质方面,慈杂13号同样表现出色。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4mm,整齐度为85.3%,马克隆值为5.2,伸长率为6.2%,断裂比强度为30.2cN/tex。这些指标显示了慈杂13号纤维的高品质。

抗性方面,慈杂13号对枯萎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两年的病指分别为16.84和9.96。在产量表现上,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慈杂13号的平均亩产皮棉分别达到151.5公斤和154.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7%和9.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52.9公斤,比对照增产11.2%。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98.78公斤,比对照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可采用营养钵育苗或基质穴盘育苗;在蕾期、花铃期喷施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株型,防止徒长;注意中后期的肥水管理,补施叶面肥以充分发挥上部桃优势。

综合来看,慈杂13号是一个高产、抗虫、耐枯萎病的转基因杂交棉品种,适宜在浙江省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棉农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的新选择,也为浙江省的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