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桃1号:广西油桃产业的新希望
在广西的果园里,一种名为“天桃1号”的油桃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果农的新宠。这个品种是由天峨县威冠三特水果合作社和天峨县水果生产管理局共同培育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天峨县威冠三特水果合作社油桃种植园中的一株变异单株。
“天桃1号”的植株高大健壮,株高可达3.7米,树冠呈开心形,冠径可达4.4米×4.7米。它的叶片呈长披针形,叶尖渐尖,叶缘单锯齿,叶色为绿色,新梢则是黄褐色。这种油桃的果实成熟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果实桃形且较大,纵径5.9-6.4厘米,横径5.4-5.9厘米,单果重平均113克。果皮底色黄绿色,覆盖着紫红色的盖色,果肉黄白色,质地脆而甜,果核重量8克,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可食率高达92.6%。
在产量表现上,“天桃1号”同样令人瞩目。2013-2015年的试验数据显示,平均单株产量为57.5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877.0公斤。2015年5月的田间查定显示,平均单株产量为58.99公斤,平均亩产2949.5公斤,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天桃1号”时,需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它适合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区域栽培,土壤PH值5-6最为适宜,每亩可种植50株,最佳种植时间为12月底至1月底。定植前,每个定植穴内需拌入10-15公斤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如猪、牛粪或麸肥)和1公斤过磷酸钙。其次,采用自然开心形的树形,定干高度50厘米,三个主枝间距10-15厘米,每个主枝外侧左右配置2-3个侧枝,总共6-8个侧枝。此外,还需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做好促花保果和疏花疏果工作。最后,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防治缩叶病、炭疽病以及蚜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经过审核,“天桃1号”符合广西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油桃产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为广西的油桃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为果农带来更丰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