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稻16号:云南农业新希望,优质稻米新选择

2025-08-30 05:11:21 发布

在云南的稻米种植领域,一个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和稻16号。这个由蒙自和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和稻16号,一个常规籼稻品种,以其全生育期164.9天的稳健生长,和株高113.7厘米的适中株型,展现出良好的熟期转色。它的穗长27.4厘米,穗总粒数达到173.3粒,而穗实粒数144.3粒,结实率高达83.3%,千粒重28.2克,亩有效穗17.2万穗,成穗率67.5%。这些数字背后,是和稻16号对产量的有力保证。

在米质检测方面,和稻16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糙米率80.4%,精米率73.1%,整精米率55.4%,粒长7.6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垩白度2.4%,直链淀粉15.3%,胶稠度63mm,碱消值7级,透明度2级,均达到农业部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二级标准。米粒横断面碘液染色呈蓝紫色,这是优质稻米的一个显著标志。

抗性方面,和稻16号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穗瘟损失率仅为1级,综合抗性指数3.71,中抗稻瘟病(5级),抗纹枯病(3级),中抗白叶枯病(5级),中抗稻曲病(5级)。在试点中,无重病记载,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表现上,和稻16号在2020-2021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660千克,比对照增产11.6%,2021年平均亩产638.4千克,比对照增产9.9%,两年平均亩产649.2千克,比对照增产10.7%。这样的增产表现,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栽培技术要点上,和稻16号需要适时早播,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规格条栽,秧龄35天左右,亩栽1.5—1.7万丛,丛栽壮秧1-2苗;配方施肥,控氮增磷钾,亩施纯氮10.5千克,氮磷钾比例1:0.5:0.7,前促中稳后保;浅水管理,干湿交替;综合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

经过审定,和稻16号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云南省与试验点类似区域海拔1300米以下籼稻区域作特殊类型稻(软米)品种种植。和稻16号,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云南农业的新希望,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