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油杂1号:安徽省油菜新品种,高产抗病的绿色选择

2025-08-25 05:13:52 发布

探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徽油杂1号,为您揭开这一绿色农业的新星。徽油杂1号以其独特的品种特性和卓越的产量表现,成为油菜种植的新宠。

徽油杂1号,登记编号GPD油菜(2017)340149,属于甘蓝型半冬性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它的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绿意盎然,腊粉适中,叶片长度较长,侧叠叶超过4对,裂叶深且叶脉明显,叶缘带有小齿,波状边缘。花瓣黄色,平展,长度和宽度适中,侧叠状排列。种子呈黑褐色,全生育期长达232天,株高158.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上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393.3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74克。芥酸含量0.95%,硫苷20.45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3.69%。徽油杂1号对菌核病低感,抗病毒病,抗冻性、抗倒性较强,抗裂角性中等。在两个生长周期中,亩产分别达到166.4千克和170.6千克,相较于对照秦优7号分别增产4.0%和8.3%。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适时早播: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建议9月下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壮苗,苗龄控制在30~35天,10月下旬移栽,每亩密度8000~10000株;直播则在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2~0.4千克,每亩密度18000~25000株。

2. 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0.2%的硼肥。

3. 防治病虫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徽油杂1号适宜在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冬油菜产区种植,秋季播种。特别注意事项:对硼肥较敏感,种植时注意施用硼肥。

选择徽油杂1号,不仅意味着选择了高产量和抗病性,更是选择了绿色农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