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农广校:丰收节里展成果,农民培训结硕果

2025-09-24 16:16:21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在2025年甘肃省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的喜庆氛围中,甘肃省兰州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兰州市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成果展示展演活动,成为了节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电商班学员现场直播带货、乡土文化能人班非遗工匠及文艺骨干技艺展示展演……一系列精彩展示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更彰显了兰州市农广校今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丰硕成果。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们兰州本地的软儿梨,润肺止咳,酸甜可口!今天在丰收节现场,给大家争取到了最大福利……”在丰收节电商直播区,市农广校电商班的学员们正拿着家乡特产,熟练地对着手机镜头介绍产品。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紧张羞涩,到如今口若悬河、应对自如;从对视频剪辑一窍不通,到能独立完成短视频拍摄、剪辑与发布,学员们的成长肉眼可见。

“以前总觉得电商是年轻人的事,自己一把年纪学不会。没想到农广校的老师手把手教我们,从直播话术到产品包装,从平台运营到流量获取,讲得特别透彻。”学员赖兴婷拿着刚卖出去的一箱冷泉活水大闸蟹激动地说,“这次能在丰收节现场实战演练,不仅卖出了产品,更找到了产业提升的信心!”

兰州市农广校负责人介绍,电商班采用“理论+实战”的教学模式,前期通过集中授课夯实理论基础,后期则将课堂搬到丰收节等实战场景,让学员在真实交易环境中锤炼技能。截至目前,已有26名学员开通了自己的电商店铺,部分学员的短视频账号粉丝量突破万人,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稳步增长。

除了热闹的电商直播区,在丰收节非遗展示区,市农广校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的学员们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剪纸、古建筑榫卯模型、面塑、皋兰铁芯子微缩……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出自学员之手,他们现场展示技艺,与观众互动交流,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兰州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是一名剪纸艺人,虽然已被列入区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但以前好多只是在家自己琢磨,作品创作的范围和广度还有待提升。农广校邀请了省内外知名非遗领域专家给我们授课,还组织我们到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交流学习,我的眼界开阔了,创作思路也多了。”学员苗成燕一边展示她的剪纸作品《丰收图》一边说,“这次能在丰收节上展示咱们的非遗,我特别自豪,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兰州市农广校校长表示,乡土文化能人培训班旨在依托我市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和培养本土非遗人才,通过邀请专家授课、搭建展示平台、对接市场资源等方式,帮助非遗工匠提升技艺水平,拓宽发展渠道。目前,培训班已培养非遗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40人,多项非遗技艺在数字化、产业化上有了新发展方向,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今年以来,兰州市农广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兰州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精准设置培训课程,除电商班、乡土文化能人班外,还开设了无人机飞手、“渔牧业+乡村文旅”、特色农产品及乡村治理人才等多个专业班级,将在11月底前完成全部培训任务。

“我们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培训’的原则,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培训方案,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授课教师,确保培训内容实用、管用。”市农广校校长强调,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优化培训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标杆企业、合作社的合作,搭建更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让更多农民通过培训实现增收致富和产业提升,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丰收节的大幕虽将落下,但兰州市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脚步从未停歇。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从非遗工坊到文化舞台,农广校培养的学员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