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米豆”复合种植技术取得突破
秋收在即,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卓然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试验田里,记者看到大豆豆荚颗粒饱满,两侧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前景乐观。“我们承担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面积250亩,采用大豆玉米行比4:4模式,宽窄行种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带间距80cm),每亩复合地块上种植玉米6600株、大豆8300株。”卓然谷物种植家庭农场主告诉记者。
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田间玉米、大豆植株长势良好,无倒伏情况;同步设立品种筛选、适宜密度、合理施肥、杂草防除及控旺抗倒等技术5项攻关试验。”沈阳市在“米豆”机械同播、化学除草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为该项技术逐步推广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当前辽宁省主要推广的一项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是对传统间作套种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集约农业技术,是复合种植作物协同高产、绿色增效的技术途径,是保障粮食安全、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的有效抓手。该技术主要通过“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同时,缩小作物株距,增加种植密度,达到“一地双收”的稳粮增豆目标。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要求,自2022年起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截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2.1万亩。2025年在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区、新民市等地建设试验示范区7个,开展试验示范1200亩(示范推广1100亩、攻关试验100亩)。
在试验示范中主要采用玉米大豆行比4:4、宽窄行种植模式,玉米品种选用良玉、铁研、东单等系列,大豆品种选用辽豆、铁豆、东豆等系列,每亩复合种植玉米5600~7600株、大豆6000~13000株,配套集成示范品种组配、播种施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化控抗倒、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引进玉米品种14个、大豆品种8个,针对品种筛选、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化学除草及适时化控等关键技术开展5项攻关试验。通过三年来的示范推广,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548.91公斤、大豆平均亩产达80.03公斤。
沈阳市秋胜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增加了复合种植面积,合作社负责人说去年就尝到了复合种植增加效益的甜头:“去年种了170亩,在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专家的指导下选出优良的大豆与玉米品种,采用化控抗倒技术,减少玉米对大豆植株生长的影响。每亩复合种植地块上玉米平均产量达561.04公斤、大豆平均产量达77.19公斤。与清种玉米相比,亩增收200元左右(含补贴)。”
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在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中主要做好三步工作:一是筛选适宜品种,玉米选用耐密、株型紧凑或半紧凑、边行优势显著、抗倒、宜机收的高产品种;大豆选用耐荫、耐密、株高适中、抗倒、抗病、宜机收,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产优质品种。2023年-2025年共引进玉米品种34个、大豆品种23个,选配51个组合,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2个玉米品种(良玉99、东单1331)、1个大豆品种(辽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