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为爱坚守40年 “借网”让非遗焕新彩

2024-10-21 16:07:26来源:中国农网

傍晚的火塘边,张新华摆置好手机,抱起他的大三弦拨弄开来。琴弦轻颤,似唱诵、似耳语,音符似随波跳跃,又像是讲述着丰富而时间悠久的故事。风吹着火塘上的火焰,火光忽高忽低、明明灭灭,张新华的容貌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张新华和他的琴声透过手机屏幕,跟随互联网瞬间走进千家万户。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腰街彝族乡是凤庆县典型的彝族村寨,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以上。张新华便出生于这样一个彝族之家,父母及邻里均是地地道道的彝族。小闷笛、大筒、唢呐、月琴、大三弦是张新华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民间乐器,14岁起,他便和家人学习彝族乐器,一坚持便是40多年。在与民族乐器相识相知的过程中,张新华渐渐明白每种彝族乐器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寄寓了当地人民美好愿望。随着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彝族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他越来越向往和热爱,并成为一名彝族乐器传承人。

“小闷笛、大筒、唢呐、月琴、大三弦这些都是我们彝族的传统乐器,我们不能把它忘掉、丢掉,我们这一代不仅要学好还要继续把它传承下去,这样民族文化才不会消失。”

三年前,张新华开始接触互联网,他便尝试着用手机录下自己吹拉弹唱的视频,并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开始我仅仅是想着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没承想会受到那么多的人的关注。”目前,他在互联网上的粉丝已超过4000多人,每个视频浏览量接近上万,粉丝们还留下大量的评论。

“有一次有个二十多岁的网友发私信问我如何选择乐器,我给他推荐几种我们彝族入门乐器,后来他给我发来他弹奏的视频,弹得还挺好,难得有年轻人对民族乐器感兴趣。”张新华真切感受到,借助互联网传播民族文化,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受众广泛。这一发现让他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彝乐器的决心,怀揣着对非遗的无限热爱,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让彝族乐器乘着“互联网”这股东风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在互联网上传播民族音乐外,他还利用各种节日晚会契机上台表演,让更多村民了解彝族文化,带动一部分村民学习彝族乐曲。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深厚结晶,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在张新华等人的努力和带动下,当地党委政府以及越来越多的村民以传承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逐步探索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起民族文化广场,配备相关活动服饰、道具,为少数民族节庆、歌舞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场所。创作歌曲《彝乡恋歌》,汇编了《彝乡风情录》,整理出《“灵宝山”的传说》《彝族传统歌舞》《彝族的宗教与节日》《小闷笛的由来》《“十五山”的来历》《牧羊雀的来历》等10多个民间故事。挖掘民间艺人20多人,组建少数民族文艺宣传队7支,让彝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