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山东临清)创新会议召开
近日,2025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山东临清)创新会议在山东临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三物融合、产业联动、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相关从业者共同参与,为探索食药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全链升级搭建起重要交流平台。
会议期间,来自食药用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通过圆桌访谈、专题报告等形式,聚焦食药用菌基因编辑技术、菌渣资源化利用、桑黄产业发展前景、“药食同源”趋势下的产品转型等议题,共话行业前沿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共探食药用菌产业创新路径。产业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菌需设备的“硬核支撑”。会场外还专门开辟了物资设备产品展销区,优富宝增菇酶、超节能热泵热湿分离技术、智能一体化食用菌空调等一批创新产品、装备集中亮相,各地参展商与从业者、行业专家现场对接沟通,进一步促进先进设备推广应用。
在现场观摩环节,参会代表们来到临清市尚店镇司洼村“菌菇小镇”。在这里,一方方“退役”集装箱经改造可成为年利润10万元左右的智能菌菇种植舱,一朵朵小菌菇正擎起当地百姓的致富路。“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我们逐渐在全市6个乡镇建立起菌菇种植方舱示范基地,带动村集体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祥介绍,“方舱设备、菌包等生产资料全部由公司统一提供,菌种品种、技术标准等由公司统一规定,收获后再统一收购、统一包装销售,从而保证了菌菇有产出、有品质、有销路。”
“以金耳种植为例,一个方舱平均一年可种10茬,农户承包方舱后主要负责每月的菌包入舱、收割金耳、日常管理,每户每舱可获得管理费1000元。按照每户承包2个舱来算,可带动16户每年增收32万元。”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超介绍。
让食药用菌产业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不仅可以发挥其“小而美”的联农带农优势,还需要在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品牌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车间内,科研人员正在利用专门的提取工艺,进一步提纯桑黄中的有效成分。桑黄是一种主要生长于桑树上的药用真菌,临清市立足其2500余亩黄河古道古桑树资源,逐步构建起集菌种选育、人工栽培、产品研发、全域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条,桑黄年产量占全国市场70%以上,年产桑黄菌包800万袋、桑黄330吨,开发中药饮片、功能食品等90余种产品,其中桑黄中药饮片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并参与制定了《黄河故道桑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牵头发布《桑黄栽培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临清桑黄”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临清椹果”“临清桑叶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临清金耳”获有机产品认证。
“推动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不仅意味着要在育种、栽培技术上寻求突破,更需要在精深加工、功能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品牌营销、文化赋能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构建起现代化、高效化的产业体系。”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超表示。
近年来,临清市筑牢“现代菌业+古桑资源”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食药用菌特色产业。2019年以来,连续六年举办产业发展大会,为全国食药用菌学术交流、产品展销、合作对接、创新探索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