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合作市:雪域高原上牧区党建的“羚城答卷”
近年来,甘肃省合作市立足雪域高原牧区实际,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五区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旗映雪域・牧韵羚城”牧区党建品牌,构建“多元移动+党员中心户”服务体系,将党组织服务延伸至草原深处、牧户身边,激活牧区党建“新动能”,为藏区善治注入强劲红色活力,交出了一份可借鉴、可推广的高寒牧区基层治理“羚城答卷”。
合作市精准激活“党员中心户”这一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明确其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稳定“守护员”、帮办代办“勤务员”、旅游服务“引导员”、生态环保“监督员”的“七大员”职责,让党员成为牧区治理的“主力军”。针对牧区地域广阔、牧民居住分散、转场流动的特点,该市组建“马背宣讲队”“摩托车宣传小组”,追着牧群走、跟着转场跑,用藏汉双语“拉家常”的方式,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惠民信息送到牧民心坎上,同步开展帮办实事、化解矛盾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宣讲320余场,帮办实事772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1起,化解率达98%,近万人次牧民直接受益,党群干群关系持续升温。
围绕牧民在养殖生产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合作市整合乡镇干部、签约医生、畜牧技术员等骨干力量,组建专业服务队,怀揣政策手册、背起诊疗药箱、拎着技术工具,深入草原开展“上门服务”。同时,精准对接牧民技能需求,邀请中国农科院、兰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开展“舍饲养殖技术”“牦牛营养代谢”等“订单式”培训,为牧民“技能充电”。数据显示,专业服务队已累计开展技术培训43场,覆盖600余名牧民,有效推动牦牛犊、羊羔存活率平均提升25%,为牧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获得牧民群众广泛好评。
为破解牧区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合作市在牧区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精心打造23个集政务办理、生活服务、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党建服务点,构建草原上的“便民综合体”。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以往需要1天才能办结的事项,如今2小时内即可完成,大幅缩短便民服务半径,提升办事效率。此外,服务点还延伸提供代购代办、农资销售、健康体检等综合服务,全方位满足牧民生产生活需求,累计惠及群众2.2万人次,让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据悉,合作市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实现了牧区服务从“固定”到“流动”、从“端菜”到“点单”的深刻转变,牧民参与草原治理、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其核心经验在于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牧民生产生活节律精准供给服务,统筹传统服务载体与现代治理手段,以组织聚合破解地域分散难题,为全国高寒牧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羚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