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数字化”培训新农民
11月24日,河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石家庄市开班。60名农民学员参加为期10天的培训班,将紧紧围绕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和应用创新为驱动,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推进河北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培训班学员是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村电商的农民,以及涉农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流通等工作的农民,重点面向从事电商的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课内容上,重点围绕农村电商发展趋势、AI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AI智播全域起量实战课、高质量视频脚本和拍摄技巧、电商新零售撬动乡镇经济发展等,旨在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技能应用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变革,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通过数字化营销和品牌打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开班仪式上,河北省乡村振兴协会负责同志介绍说,当前正处在一个数字化浪潮的时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培训班里来自河北各地的学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电商前沿,他们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全省农产品能否更高效地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关系到乡村产业能否借助“数字翅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集中培训,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赋能,让农民跟上时代步伐,将数字技术真正转化为强农富农的新引擎。
据了解,2020年以来,全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已累计培育21.8万名高素质农民,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