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源县开展酸化耕地治理调研评估
近日,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在湖南省桃源县开展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调研评估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相关管理技术专家组成的调研评估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调研评估,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桃源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调研评估专家组听取了湖南省和桃源县酸化耕地治理情况汇报,并就酸化耕地现状、治理模式选择、长效机制建立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座谈。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金凤桥村党支部书记、湖南爱来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爱来,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三岗村党支部书记肖卜超,漳江街道金穗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乐在福,陬市镇丰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晋京,县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耕地与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凤球等在座谈会上踊跃发言,现场与调研评估组领导专家互动交流酸化耕地治理经验体会。调研评估组还查阅了桃源县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档案、资金台账、酸性土壤调理剂施用台账、取土化验等资料。
调研评估组一行来到桃源县漳江街道高桥社区、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和陬市镇稻田公园等酸化耕地治理示范片实地核查项目实施质量,现场察看多种型号的石灰质物质、有机肥机械化撒施机具,田间感受了各种不同技术措施的治理效果,并走访调查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了解酸化耕地治理物资施用、采取的措施、成本与收益以及存在问题,听取他们对酸化耕地治理的建议。为验证酸化耕地治理效果,调研评估组还在现场应用便携式土壤pH值测试仪等设备,快速检测项目区监测点的土壤。情况,检测结果显示,5个随机速检的地块PH值较项目实施前均提升0.5个单位以上,与地方取土化验结果吻合,表明酸化耕地治理达到了项目预期效果。
调研评估组在反馈总结评估意见时,充分肯定桃源县酸化耕地治理工作实施推进有力、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成效较好。并强调指出,酸化耕地治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路子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桃源县以及各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要以项目实施为契机,继续做好酸化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加强交流合作,不断调优技术模式,共同探索更加高效、可持续、可复制的酸化耕地治理路径。湖南省要大力开展酸化耕地治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强化示范辐射带动良好氛围,全力抓好酸化耕地治理各项工作,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湖南贡献。
据悉,桃源县从2023年开始连续实施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每年在漳江、青林、枫树、陬市4个乡镇(街道)、23个村(居)建设8万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区,布设83个酸化耕地治理效果监测点。实施前项目区耕地土壤平均pH值为5.17,土壤酸化严重,经过两年的治理,土壤pH值提高0.3个单位,有机质、土壤保肥供肥等能力显著提升,稻谷镉含量平均下降50%,达到食品安全标准。2025年,该县继续实施酸化耕地治理面积8.07万亩,在项目区完成3万亩酸性土壤调理剂、4万亩生石灰施用面积和5万亩绿肥种植面积的不同技术模式治理,确保全面完成农业农村部首批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