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博鳌:以党建引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近年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创新,2023年博鳌镇莫村村与沙美村入选海南省第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在迈向更高水平治理的过程中,两个村均面临着不同的堵点与难点。对此,博鳌镇以党建为“核”,夯实组织建设、发挥骨干作用、加强宣传引导;以群众需求为“线”,强化群众参与、完善村规民约、推进产业振兴;以典型带动为“实”,升级“四级化事法”、探索“1+3+5+N”模式,形成良好的治理氛围。
对于莫村村而言,如何让分散的资源形成合力、让多元的主体凝聚共识,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沙美村则存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与村民的传统生产模式矛盾重重、现行的治理模式不易被党员干部与村民理解使用的问题。
面对这些堵点难点问题,博鳌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锚定“问题导向”与“实效导向”,立足实际情况,精准找准治理创新的突破口,逐步探索出乡村治理新模式。
乡村治理,首要任务是做好党建引领,在完善党全面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博鳌镇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始终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强化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挂牌,拆除17个村426块牌子,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博鳌镇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在镇、村两级党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扎根在乡村治理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耕地“非粮化”整治、征地拆迁、海岸巡逻及防风防汛等工作中,以党员干部为“龙头”,积极带动群众参与村庄共建,真正让村民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参与感、获得感,为乡村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博鳌全镇村“两委”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变身为乡村治理的宣传员,逐村逐户召开村民“茶话会”,深入宣讲耕地“非粮化”整治、粮食安全重要性的政策法规。
乡村治理重在找准群众需求“小切口”,办好群众“心头事”。博鳌一是强化群众参与。沙美村开发运用微信小程序“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将平台与积分制相结合,让积分的申报、审核、公示、排名变得更加透明公开。莫村村党支部以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茶舍为阵地,邀请村民们参与决策,鼓励村民建言献策,最大程度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村规民约。博鳌镇全面推行“村规民约”制度,约法三章下好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的“先手棋”。
以典型带动为“实”,丰富治理内涵。博鳌镇在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中,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把“盆景”独秀变成“风景”成片。
在沙美村,博鳌镇创新升级“四级化事法”,即为“户(党员中心户)联系、组(党小组)协调、村处理、云化解”四个层级,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各方面。沙美村以“四级化事法”实践成果为基础,推动“四级化事法”创新与升级,建立党、干、群纵横多向发力的“党建+能人+群众”的基层治理组织形式,为“四级化事法”注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提高党建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粘性,打造民主自治、能人德治、乡村法治相结合的琼海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无事可预防、琐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莫村村,博鳌镇探索出“1+3+5+N”(一核三治五建N享)基层治理模式。莫村村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开展环境整治、非粮化整治、文明村风三项治理行动。先后建立党群服务矩阵、“六事”议事协商机制,以及莫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粮行、“慈善之家”,依托上述平台实现产业发展、利益分配、乡村治理和村民服务同频共振,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氛围。2024年,莫村村带动300多户社员增收约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