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修好产业路 架起“连心桥”
“以前收果子,三轮车在坑洼路上颠得厉害,现在产业路修到果园门口,果子直接装车运走!”看着满车刚采摘的苹果,陕西省礼泉县史德镇陈迪村群众赵向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变化,源于礼泉县农业农村局找准集中整治突破口,将产业路与办实事紧密结合,用一条条平整畅通的产业路,架起田间地头与市场的“连心桥”。
今年以来,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民生实事作为集中整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群众反映的产业路影响农事耕作问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县12个镇(街道)、213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产业路修复问题,并将其作为开展集中整治的“靶向目标”。
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坚持“产业导向、因地制宜”原则,深入各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摸清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分布、农产品运输需求及群众出行诉求,将产业路建设与特色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基地、乡村旅游景点等重点项目精准对接,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确保道路修到“产业点”、通到“民心处”,实现“建一条路、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截至目前,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465万元,新修产业路21公里。
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全过程、立体化”监管体系,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体系。组建专业技术指导组,全程跟踪施工流程,对路基铺设、路面浇筑、排水设施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监督,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施工工艺关和工程验收关,确保每一条产业路都成为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放心路”。同时,建立常态化“回头看”机制,每季度组织开展产业路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7次,下发整改通知5份,推动问题整改5个。
为确保产业路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同步建立“县镇共管、村组负责、群众参与”的产业路管护机制,明确镇、村管护责任,配备专职管护人员,定期开展道路巡查、养护维修,及时处理路面破损、排水堵塞等问题。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修复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下一步,礼泉县农业农村局将不断巩固集中整治成果,聚焦产业路建设后续管护、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问题排查整改,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正风肃纪向基层延伸,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