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右后旗:中央彩票公益金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马铃薯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园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作业,全力保障项目如期投产。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该示范园不仅为当地马铃薯种薯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据了解,示范园位于察右后旗大六号镇何家地村,总占地面积872亩,总投资达11595万元。目前,园区已建成联栋大棚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5座、阳光板大棚14座,以及科研培训中心、组培检测中心、5000立方米气调库和万吨恒温库各一座。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绿色农畜产品发展项目资金1800万元,园区完成了供电、供暖、试验田复垦、初期水肥系统、大棚提标和组培室配套改造,相关设施现已全面投入使用。
今年,园区还利用2025年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帮扶资金1250万元,新建育种大棚89座,总面积达9.2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竣工。此外,通过成功申报50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园区将新建和改建育种大棚16.7万平方米,并对组培室进行1600平方米的提标改造,预计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推动先进技术在马铃薯种植领域的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实现年产7000万粒微型薯,有效满足本地区及周边优质种薯需求。同时,项目将带动周边农户繁育原种5万亩,推广使用超级脱毒原种10万亩,预计每亩农产品销售额可提高500元,整体产值达4亿元,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以上。此外,项目还将直接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超过3000人实现间接就业。
察右后旗农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哈日贵表示:“近年来,察右后旗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项目的示范作用,推动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马铃薯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园项目建成后,不仅填补了察右后旗种薯产业链空缺,还将通过冷链物流仓储和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革命老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随着项目投产临近,察右后旗正以‘种薯繁育·科技兴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让中央彩票公益金的‘活水’真正浇灌出老区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