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产柑橘”正告别传统旧模式,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扎根浙江沃土的柑橘产业,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既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生动实践,更是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重要抓手。11月23日上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农博会现场专门举办了一场“2025浙江土特产·柑橘专场”推介活动,旨在搭建起产销对接的高效桥梁。
浙江是我国柑橘的优势产区,被列入国家宽皮柑橘优势产业带,种植覆盖全省11个地市、87个县(市、区),形成“甬台温”“衢丽杭”两大优势产业带。据介绍,如今,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正告别“规模扩张”的旧模式,迈入以品质效益为核心、全链条协同推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前,全省柑橘种植面积达118万亩,年产量187万吨,一产产值4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位列全省各类水果前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紧紧围绕“打造精品果业”的核心目标,稳面积、提质量、创品牌,全方位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在生产端上,全省大力推广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优新杂柑,逐步调减中晚熟温州蜜柑,优化品种结构,并推广喷滴灌、大棚设施、运输轨道等现代化设备,全面升级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大力推广完熟栽培、设施栽培、分级选果等标准化优质生产技术,柑橘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在加工端上,浙江则通过创新突破,不断延伸产业价值。在过去,浙江传统橘子罐头出口量长期稳居全国首位,产品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以双柚汁、文旦汁为代表的新型柑橘饮品迅速走红,涌现出“柚香谷”等知名加工品牌。可以说,柑橘从鲜果加工升级为果茶、果醋、果酒、香薰精油、膳食纤维产品等众多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实现从“单一鲜果销售”到“全果利用”的产业价值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浙江精品杂柑、浙江好蜜橘等推选活动,“浙产柑橘”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各主产地区特色鲜明、品牌效益日益强化,打造出“临海蜜橘”“象山红美人”“黄岩蜜橘”“常山胡柚”等一批知名区域品牌。目前,全省柑橘类农产品地理标志达12个,列入浙江“土特产”名录的柑橘产品有15个。
记者看到,此次农博会的中心展区“土特产富”板块,也专门征集了来自全省各主产区的42个品类的柑橘鲜果及加工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全方位呈现柑橘产业全链条发展成果。接下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还将组织召开浙江土特产·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持续推动柑橘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让“浙产柑橘”香飘更远、惠及更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