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吃亏”第一书记刘永强:拼了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一片繁忙景象,饱满的玉米穗、豇豆、板栗挂满枝头,村民穿梭在田野间“抢鲜”采收,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安徽省委办公厅选派东莲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刘永强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
忠实老实、笑容憨厚这是刘永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难想象这个年轻的90后第一书记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带领东莲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闯出了别样的天地。2024年6月,当得知单位要选派驻村工作人员投身农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刘永强,心底顿时涌起一股热流,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主动报名,一头扎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战场”。
偏远、艰苦、贫困,连绵起伏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是东莲村给刘永强的第一印象。东莲村地处大别山腹地、莲花山盆地,是金寨县油坊店乡最为偏远的一个村,也是全县曾经的11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位置偏远、交通偏僻、产业偏科、基础偏弱,交通出行难、产业发展难、项目争取难、群众致富难,刘永强经常开玩笑的讲在东莲村没有“事事如意”只有“四偏四难”。想把东莲村建设得更好,力所能及的帮助村民做点实事,这是他驻村的初心。东莲村驻村工作队有3人,另外2名队员都是来自金寨县里,刚到村里时,由于村里没有食堂,驻村工作队3人只能到村里民宿搭伙就餐,每人每顿平均缴纳20元餐费,县里的2名队员感到负担较重,作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的刘永强主动提出,由他承担大部分餐费,大家只管吃饱吃好。这一举动,顿时让工作队的另外两名队员感到这个第一书记能够带头吃亏,是个实实在在、绝对“够处”的人,从那之后,东莲村驻村工作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东莲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村里仅有1条延绵起伏的盘山公路通往外界,外地人乘车多感觉头晕脑胀、较难适应。进出村里的道路盘山而建,长16公里,从村到乡乘坐公交往返需近2小时,如遇团雾、梅雨、冰冻等天气,则交通完全中断,来过东莲村的人经常开玩笑的讲“这哪里是山路十八弯,简直是山路八十弯”。2024年7月,东莲村遭遇近20年以来最强暴雨,村里的多处道路因受连续性降雨影响,出现损毁、塌方、滑坡等情况,部分路段交通被完全阻断,严重阻碍群众的出行。刘永强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水毁道路修复,确保了群众的安全出行。对此,村民们赞不绝口:“别看咱村第一书记是个年轻娃,既能吃得了苦,本事还大着咧,一来就给咱们把出行问题解决了。”随后,他又从县发改委争取到水库移民资金20万元,建设了东莲村花园组道路拓宽升级改造工程。据东莲村党支部书记皮国芳介绍,刘永强任东莲村第一书记以来,先后通过跑项目要资金,为东莲村争取各项资金160余万元,极大地改变了东莲村的村容村貌。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后,如何才能促进村民增收,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刘永强。东莲村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地形,土地资源稀缺、山地崎岖不平、土壤地力较低,全村耕地只有2000亩,人均只有4分田,地块小、起伏大、不规则,且分散零碎,长期以来群众只能靠采茶为生。刘永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受市场大环境影响,传统的茶产业近年来日益萎缩,群众采茶收入连年下降。另外一方面,金寨县在大力鼓励发展中草药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东莲村常年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野菊花、凤仙花等中草药,且野菊花等中草药成熟期短、投入成本低、需求量大。在充分争取村委会和老同志的意见后,他说干就干,大力鼓励村里群众发展野菊花、凤仙花、白杞等中草药种植,2024年全村种植野菊花近100余亩,销售额达30余万元,带动15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村里70多岁的老汉陈圣宝直言:“我这么大一把年纪还能摘野菊花,赚点零花钱,以前想都不敢想。”
“他是个热心肠的好书记。”说起刘永强,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他的“热心肠”体现在驻村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今年7月2日晚,东莲村75岁的老人胡贞华因疾病突发,外加当天酷暑高温,在家晕倒,生命危在旦夕。而急救车抵达村子附近后,因不熟悉村情路况,一时无法找到患者住所。同时受近日暴雨影响,通往老人家门口的通讯光缆和电线出现下坠,急救车车身较高,无法通行。危急时刻,刘永强伸出援手,一路狂奔为急救车带路,用双手托举下坠线缆10分钟开辟“救命通道”,协助医务人员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事后,胡贞华老人逢人便说道“刘书记真是个大好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刚驻村时,刘永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村内留守儿童较多,而暑期返乡大学生在家没有事情可做,他就组织开办了暑期公益辅导班,让大学生为留守儿童开展作业辅导,自己还自费为孩子们买西瓜、薯片等零食,渐渐地,村部的人气旺了,干部的口碑好了,群众的笑容更多了。他还积极为124名贫困学生争取助学金8.64元,争取单位为幼儿园学生捐赠书包文具、冬春校服等1万余元,得到群众交口称赞、高度好评。如今,刘永强已经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村里五六岁的小孩都认识他,碰面时都会喊一声“我知道,你是刘书记”。68岁的老奶奶陈仁芳告诉记者,“刘书记很关心我们,人很热情,也没什么架子,在路上碰到也会主动打招呼,问询家里状况。”
“不负遇见、不谈亏欠、不留遗憾,倾尽全力为群众多做点实事好事。”这是刘永强写在驻村日志首页上自我勉励的话。谈及今后的驻村计划,他介绍说:“在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中,将以实际行动奋力建设一个党建强、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和美东莲,努力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