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开设专班培育高素质农机手
11月17日,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农机手专题培育班开班典礼在新疆石油培训基地举办,首期15天的农机手培育工作正式开始。
本次培育班由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主办,新疆新译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培育计划分2期开展,设3个班级,每班50人,总计300人。为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培训采取“错峰教学”模式,确保实操环节高效有序。15天中,包括5天集中授课和10天实操实训,课程设计聚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主流农机具,通过“理论授课+实操实训+线上学习+观摩交流”多元模式,全面提升学员综合能力。实践操作课程涵盖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的场地驾驶、田间作业、道路驾驶,植保无人机的航线规划与飞行操控,以及农机维护保养等核心内容,着力培养学员“懂技术、会操作、能维护”的专业能力。
本次培育班以“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为导向,聚焦农业机械化与作业服务提质增效,围绕高质量机播、高效植保飞防、机收减损、农机应急救灾、低空经济应用以及农机安全等关键环节,针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主流农机开展系统训练,突出实操演练和实战能力提升,让学员真正学得会、用得上。
来自沙依巴克区永丰镇下寺村的学员刘浩专职从事农机和工程机械作业已经8年,自有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和一台挖掘机,两台机械每年作业的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刘浩表示,很想在这次学习中,掌握无人植保机操作技能并通过考试拿到操作证,再购买一架植保无人机为本地的葵花、土豆等作物提供农机服务。
据介绍,本期培育班是乌鲁木齐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为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人才支撑。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将持续优化培训机制,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带不走”的农机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