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东山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守护“舌尖安全”
东山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依托标准化建设、专业化队伍与智慧化监管,成为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沿哨所”,2023年12月,获评农业农村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荣誉称号,2022年11月,获评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星级监管站”荣誉称号。
建立标准化阵地,筑牢监管根基。走进东山镇监管站,60平方米的空间内,检测室独立分区,农残速测仪、纯水制水机、冰箱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作制度、监管流程与主体名录悬挂上墙,一目了然。这里不仅是执行检测任务的场所,更是面向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的“田间课堂”。“硬件是基础,人员是关键。”监管站负责人介绍,站内现有专职监管员1名、专职速测员2名及其他工作人员7名,队伍稳定专业。两名速测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与专业资质,能熟练运用酶抑制法、胶体金法等开展精准检测。村级层面,每个村还设有1名监管员,确保监管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数据说话,彰显检测效能。检测数据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截至2025年11月底,该站已完成248批次蔬菜水果样品的检测,其中包括20个附带“一卡一码”的追溯样本,全年任务完成率达96%。所有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农安快检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在畜禽产品监管方面,针对辖区内15家养殖户(企业)开展的月度监测也已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在江西省农科院及赣州市级抽检中,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这是对检测站工作最有力的肯定。为深入贯彻上级部门“如我+”行动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该站启动2025年主要食用农产品安全“农安即检”活动,免费为群众开展检测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科技赋能,创新监管模式。“以前追溯难、监管盲区多,现在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全域监管一张网、全程追溯一条链、全面评估一幅图’。”工作人员一边介绍农安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一边说。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平台系统结合,打通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链路,消费者可清晰查询农产品生产、检测、流通等全流程信息,保障消费知情权。同时,区块链技术引入合格证开具与追溯环节,“合规宝”系统有效解决了多级分销场景下的数据信任与传输难题。
筑牢源头防线,推动绿色生产。检测员小卢至今记得,一次例行抽检中,某批次蔬菜的胶体金快检显示某项指标异常。他们立即启动复检程序,并同步将信息推送至村级协管员。协管员老张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协助农户核查用药记录,发现是使用了未过安全间隔期的农药。通过及时指导与管控,潜在风险被消除在上市前。“我们的工作,就是不让一个有安全隐患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小卢说。除了严格检测,宣传引导与源头管控同样重要。监管站定期组织科学用药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引导农户减量增效,从源头上降低质量安全风险。
“百姓的‘舌尖安全’是天大的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举措,补齐短板,让‘东山出品’更安全、更优质、更值得信赖。”东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检测室到田间地头,从数据平台到消费者手中,东山镇的基层农安人用专业与坚守,织密了一张“舌尖安全”的防护网。正如一位老农所说:“有他们在,我们吃得放心,种得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