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智”变助农新乐章

2025-11-21 17:15:30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秋末,蒙自市冷泉鸡白旦村烟区的田间地头,拔杆机清除田间烟杆,随后,配置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大型多功能旋耕机循着预设路线进行翻犁,为冬小麦、豌豆、油菜、玉米等烟后多元种植做足准备。

“拿我家来说,以前移栽50亩烟苗,请工15人一天下来顶多干9亩地,腰都弯得快直不起来。”路光明说。传统农业更多靠天吃饭,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一,多偏人工劳作为主。如今,通过APP下单,当地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机耕队承担作业,省事省心。

蒙自市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大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机械化作业、绿色化生产模式,智能化育苗、植保无人机精准防控病虫害、自动化覆膜设备等,早已渗透到当地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

同时,依托智慧平台,支持和指导烟农合作社组建了机耕、植保、烘烤、运输等专业化服务队,形成“育种管收销”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提速,实现降本增效,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绿色是时代发展的鲜明底色,更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烟草建设的必由之路。

能源转型是烟区绿色变革的“先手棋”,更是多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如今在蒙自烟区,电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已逐步替代传统燃煤,全市538余座生物质智能烤房在全市各烟区投入使用,这些烤房使用的精准温控系统,能根据烟叶品种、烘烤阶段自动调节温湿度,误差控制在±0.5℃以内,不仅减少了能源浪费,更让黄烟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烤烟育苗阶段,蒙自市芷村镇白石岩育苗专业化工厂智能育苗棚内,整齐排列的立式双台育苗棚和精准运行的智能设备,让培育壮苗变得轻松。

此外,蒙自烟区还探索出“粮烟经”多元种植的循环模式,在适宜的农事期间,烟农们在烟田套种和轮作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豌豆等固氮作物,不仅能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还能增加种植收入。

这是烟区能源智能升级的生动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烟农成为智能绿色种植的“践行者”和“受益者”。随着“智”与“绿”的融合,蒙自烟区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控碳”,让曾经的“生态负担”变成了“绿色财富”,让绿色成为“粮烟经”多元产业的鲜明底色,为当地绿色农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