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鲁特旗: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7-13 21:15:26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盛夏时节,走进通辽市扎鲁特旗,仿佛踏入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蓝靛果采摘园里,串串果实如玛瑙般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珍珠油杏种植基地中,颗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香甜。这些特色果蔬不仅成为田间地头的“致富果”,更串联起农业与旅游的纽带,让农旅融合成为扎鲁特草原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在扎鲁特旗晓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的蓝靛果采摘园,一垄垄蓝靛果植株整齐排列。游客们穿梭其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果园,大家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一边品尝着这份来自田野的清甜,尽情享受采摘乐趣,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之前在网上买过蓝靛果,知道它营养丰富。现在咱扎鲁特旗有了采摘园,能亲自来体验采摘,感觉太棒了,回家后打算用这些蓝靛果酿些酒。”游客赵红艳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蓝靛果作为寒地小浆果,富含黄酮多酚类物质、1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钙、铁、磷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广阔。2019年,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从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引进这一成熟品种;2023年,通过中央财政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在扎鲁特旗晓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栽植了70亩“蓝精灵”“乌蓝”“蓓蕾”等不同品种的蓝靛果,现在迎来丰收并对外开放。“我们采摘园有两种经营模式,游客既可以直接到园内采摘,感受田园乐趣;我们也会自行采摘后提供邮寄服务,保障新鲜度。目前,76亩蓝靛果地处于大量采摘阶段,今年还新栽植了150亩蓝靛果,包含许多新品种。下一步,我们打算尝试自己培育新品种,进一步增强采摘园的特色和竞争力。”扎鲁特旗晓宇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宇介绍道。

蓝靛果采摘基地的开放,不仅为当地群众增添了休闲娱乐新去处,更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扎鲁特旗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蓝靛果、珍珠油杏、富硒樱桃、葡萄等特色采摘产业,通过农文旅融合,吸引游客体验田园风光,拉动旅游经济,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样板。

扎鲁特旗巨日合镇兴隆地村的珍珠油杏种植基地,这两天也迎来了成熟季,同样是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金黄泛红的珍珠油杏挂满枝头,工人们熟练地采摘、搬运、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在这儿干了好几年了,每年采摘季都来,能干一个多月,能挣三四千元呢,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村民呼吉雅说。

巨日合镇地势较高,山地多,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拥有丰富的野山杏资源。2018年,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耐寒耐旱、产量高、品质上乘的珍珠油杏种植嫁接项目,对野山杏树进行改造嫁接和自然灾害防治。经过多年精心经营,这里产出的油杏甘醇可口、色泽红润、品相完好,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不仅吸引众多外地客商上门收购,产品更走出了国门。

扎鲁特旗素有“全国山杏第一林”的美誉,全旗境内有380万亩山杏林。近年来,当地立足这一资源优势,依托集中连片的山杏林,大力发展山杏产业。珍珠油杏的成功种植,正是扎鲁特旗林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山杏产业不仅起到固碳释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还为广大群众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丰收”。

近几年,扎鲁特旗还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打通赏花、采摘、果品、杏仁油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着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旅游服务产品,扩大山杏产业和山杏产品的知名度,真正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

从蓝靛果的酸甜到珍珠油杏的甘醇,这些特色采摘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扎鲁特旗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扎鲁特旗将继续深挖特色农业资源,不断丰富农旅融合业态,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推手,坚持“精品化打造、片区化布局、产业链带动”发展理念,形成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多业融合的全要素发展格局,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独特的农业产业促进旅游提档升级,不断增强农文旅融合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