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油鸡:亲子农耕科普研学活动举行

2025-09-17 18:16:03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早晨八点半,家长和孩子们抵达农庄,领取活动资料包。开场环节中,主持人通过轻松有趣的“北京油鸡知多少”问答游戏,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孩子们踊跃举手,气氛热烈。

随后,大家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油鸡科普文化展馆,开启了一场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文化之旅。北京油鸡是北京独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又名“中华宫廷黄鸡”,具有“三黄”(羽黄、喙黄、胫黄)、“三毛”(凤头、胡须、毛腿)及罕见的“五趾”特征。展馆以“北京油鸡的前世今生”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图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系统展现了这一特色鸡种的历史渊源、品种特性、传统养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历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油鸡研发中心高级兽医师晏志勋介绍:“北京油鸡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遗传资源,已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在保种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选育方法相结合,不仅保留了其肉质鲜美、蛋品优良的特性,还提升了种群生产性能,并通过种鸡疾病净化技术保证了北京油鸡的种源纯净。”

在生态养殖区参观的环节中,孩子们真正走进自然实践课堂,亲眼观察到从雏鸡到成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北京油鸡,在讲解员生动有趣的引导下,学习辨别公鸡与母鸡的特征、了解健康养殖的知识以及年轮蛋的生产过程,孩子们踊跃提问、积极互动,不时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新发现,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活动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收获。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家长们则感慨于活动带来的亲子互动与教育意义。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分校学生任大齐说:“在生命起源的科学实验中,我知道了小鸡是从一枚受精的鸡蛋中孵出来的,在37摄氏度的保温箱里住上21天,就可以破壳而出了,以前只知道鸡妈妈可以孵小鸡,原来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也可以孵出小鸡,太神奇了。”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学生赵萌涵的妈妈表示:“原来一只鸡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一直听说北京油鸡,但直到今天才真正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育种故事。孩子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专注,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深了对科研育种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本次活动改变传统科普形式,将知识讲解与亲子实践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亲子协作中增进情感交流,大家不仅生动感知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也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魅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华贵表示:“未来,我们将举办更多这种‘科普+体验’形式的研学活动,为更多家庭搭建走近农业、亲近自然、学习知识的平台,进一步展现北京油鸡的品种特色与文化内涵,持续推动农业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普事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