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浩特:嘎查“田保姆”让村集体和村民双赢共富
2025-11-15 21:16:23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初冬时节,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白音花嘎查的农田并未因秋收结束而沉寂,大型农用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只有装备齐全了、服务到位了,村民才能真正解放双手,轻松种田、稳定增收。”白音花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宝成脸上写满期待。
“我家100多亩地全托管了,每亩能省下30元的成本。”村民吴双柱掰着手指,脸上的笑意藏不住。更令他高兴的是,从田间“解放”出来后,他又成了合作社的农机司机,每天还能额外增收230元。
在白音花嘎查,像吴双柱这样既拿土地收益又挣工资的村民不在少数,还有不少村民选择发展养殖业,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稳稳增收。
“田保姆”的魅力,不仅是让村民成了“甩手掌柜”,更体现在实打实的增产效果上。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让托管土地的亩产显著提高。“目前,嘎查有70多户选择了土地托管,相比传统种植,每亩能增产300斤,亩产最高可达1600斤。”白宝成语气中满是自豪。
温暖的服务也特别关照特殊群体。合作社免费为嘎查13户脱贫户、监测户提供代耕代种服务,用真情筑牢防返贫底线。同时,合作社还主动为村民缴纳医保,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这些举措如冬日暖阳,照亮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家有60多亩地,合作社免费帮我种、管、收,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村里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因患病无法耕种的村民席双全感慨道。
在产业升级的路上,合作社同样步履坚定。利用221万元集体资金购置大型农机,建立起覆盖耕、种、防、收全流程的机械化服务体系。“合作社通过争取项目补贴,以每亩90元的优惠价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统一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真正让村集体和村民双赢共富。”葛根庙镇党委书记杨文明表示。
“田保姆”托起的,不只是来年的丰收期盼,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