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助力长白山里参花香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的西北麓、松花江源头,县域森林覆盖率高达87%,是吉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旅游目的地。人参产业是抚松县的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集散地,拥有“抚松人参”国家地理标志,域内人参产量达4196吨、产值3.14亿元,全县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186亿元。近年来,抚松县依托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以绿色发展推动人参产业提质增效,为人参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以绿色发展推动人参产业提质增效,创设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2.6%,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2.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膜回收率保持91%。
抚松县通过建设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大数据平台、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开展人参绿色综合防治全过程数据监测,全面推进绿色农业数字化服务。支持绿色农业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示范与推广,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绿色生产技术服务。
此外,抚松县还加快建设抚松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绿色基地。严格按照《抚松县非林地栽参标准技术规程》等种植标准,全面推进人参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开展人参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内人参规范化生产面积达到90%以上,已有29个“抚松人参”品牌原料基地被认定,基地占地面积达2951亩,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认定。建立追溯体系。在人参产业的种植、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质量安全数据和责任主体的相关行为,形成全程可追溯人参质量安全信息链条。全县种子质量安全可追溯覆盖率达98%,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比例达82%,人参产业实现了从“好原料到好产品再到好品牌”的高质量发展。
抚松县通过培育优异品种、加强品牌认证、提升质量品质、实行标准监管,培育人参产业。实施人参品种扩繁项目,建设抚松人参种质资源圃100亩,收集保藏各类人参种质资源200余份,制定发布《“抚松人参”加工技术规程》等37项团体标准,拥有6个人参优质品种,培育审定2个西洋参品种,“福星燕”“福岐龙”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积极开展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全力以赴经营“抚松人参”区域公用品牌,“抚松人参”荣登2025中国品牌价值榜,也是发布的区域品牌中唯一一个人参品牌,“抚松人参”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全域开展人参产地环境动态监测,实现对化学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残留的全程监控。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大区域检测中心,实现产业园人参检验检测、标准制定、土壤改良、产品可追溯等关键技术突破,做到“参不出园”即可获得“国字号”权威检测,保障“抚松人参”地道品质。制定并发布《“抚松人参”加工技术规程》等24项标准,实现人参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各环节标准化管理,有效填补吉林省人参标准体系空白。率先在全省开展“数字人参”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抚松人参“一品一码”身份数字化监管。
近年来,抚松县积极发展以人参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全县人参加工企业达到3215家,其中龙头企业47家,取得人参类食品生产许可证37家,通过新版中药饮片GMP认定8家,入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0家,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证10家,共拥有9个保健食品认证,已开发人参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五大系列600多款产品。此外,促进文旅融合,厚植“林海参乡文化”内涵优势,不断发挥“参旅”优势,推进人参产品入驻旅游景区,沟通联络24款产品集中在华美胜地度假区展示售卖,持续提升人参文化影响力。强化产销对接。组织召开“抚松人参”产销对接会10余场,筹备成立“抚松人参”品牌形象专柜,在山东临沂试点抚松人参新型茶饮店项目,开设现制人参饮品体验店2家。加大“抚松人参”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参与大型展销会18次,“抚松人参”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