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州市“农家说事小院”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近年来,盘州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以“农家说事小院”为载体,搭建群众“说事”平台,创新“说事”方式,规范“办事”流程,聚焦村级发展大事、基层党建要事、乡风文明好事、影响和谐难事、解难帮困急事,全面破解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村村“有地说事、有人理事、有效成事”,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每到彝族火把节前,柏果镇红旗社区的村民便围坐在农家小院里,你一言我一语,共商节日盛事。
“为了让彝族火把节办得更安全、更精彩、更有味儿,乡亲们共商共议,为我们打响‘吃火、玩火、红火’的火把节品牌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村党支部书记赵定方说。
在他看来,一个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聚居点,是群众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关键。“我们选了村里三处宽敞、集中的院落作为固定说事点,每月定期开展两次集中说事、一次上门听事,确保群众声音传得进、听得见、落得实。”
赵定方介绍,红旗社区组建了12人的“说事队”和34人的“听事队”,成员涵盖“两代表一委员”、寨老、村干部、联户长等。2024年以来,已开展“小院说事”12场,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群众关切的难题,打通了民意表达的“最后一米”。
“现在村里有地方说事,干部会上门听事,烦心事有人管,揪心事有人理,这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平台!”村民李小高由衷赞叹。
盘州市坚持“因地制宜、便民利民、不增负担”的原则,因“需”设“点”,随“需”建“院”。依托村组网格、农户院坝、活动广场等群众日常聚集地,科学布设“农家说事小院”937个。
驻村干部、村“两委”、党员骨干通过上门“听事”、田间“摆龙门阵”、微信群线上“说事”等多种形式,打破时空界限,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一收集、逐一化解,真正把“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为什么都是同龄人,领到手的低保为啥不一样呢?”“黄阿姨,低保核算我们是按照标准公开计算的,每家实际情况不同,低保的发放金额也会有区别……”听了“听事队”成员林凤琴的解释后,村民黄菊书舒心了。
在坪地乡营上村,“听事领导小组”与“说事领导小组”双轮驱动。前者由寨佬、离任老干部、党员、联户长组成,深入农户摸需求、宣政策、化矛盾、送温暖;后者则引导群众议发展、谋振兴,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
“以前大家各忙各的,现在聚在一起,不仅能说说心里话,还能一起为村子发展出主意、办实事。”在竹海镇色绿村,一支由女村干部牵头组建的“娘子军”将8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的20多名留守妇女聚集起来,活跃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服务一线,以巾帼之力激发乡村活力。
盘州市围绕“五说”(说发展大事、党建要事、文明好事、和谐难事、惠民实事),从村“两委”、驻村干部、网格员及群众中有威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寨老中遴选人才,组建“听事队”,选聘“说事长”,定期邀请村干部参与议事,组织群众走进小院“说事论理”。
截至目前,盘州储备“听事队”491支2461人,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00余个。如今,一支支“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畅通了群众“说心声、吐怨气”的渠道,也“说”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说”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小院虽小,却能议大事。”5月28日,坪地乡营上村召开说事会,就“将村集体积累136.4万元入股瑞成精神病院,三年按5%、6%、7%比例分红”一事广泛征求意见。25名村民踊跃发言,村“两委”汇总后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当年即实现分红6.82万元,群众笑在脸上,暖在心里。
柏果镇红旗社区居民瞿冬琴不幸遭遇严重车祸,急需用血。听事队入户了解后,村委迅速联动市相关部门开展献血活动,并发起捐款,筹集善款7.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位于哒啦仙谷景区核心区域的岩脚居委会,把游客请进“农家说事小院”,让“两代表一委员”、街道干部、驻村干部齐上阵,当起了“民声接收员”。不谈成绩谈问题,不讲客套讲实情,小院成了居民和游客的“出气筒”“连心桥”。
有游客反映“民宿边猪圈味儿有点冲”,“听事队”成员黄留粉当场回应:“阿姨您放心,我们马上动员户主勤打扫、多消杀!”一句话,让游客频频点头。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直达景区的公交车较少”“缺乏稍大型的购物场所”等问题,居委会也表示将一一解决。大家听了,心里踏实了。
盘州市双凤镇大海村将移风易俗宣传与群众议事深度融合,每月20日的说事日,村干部、说事长与村民围坐一堂,围绕家风教育、尊老爱幼、抵制高价彩礼和滥办酒席等话题展开讨论,形成文明公约。在红白理事会配合下,村里已实现除婚丧外“余事不办”,逐步树立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如今,村里滥办酒席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就连红白事的办理时间也缩短了。一年下来,能节省不少开支,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了!”村干部陈银河说。
为防止“说而不议、议而不办、办而不结、结而无效”,各村(社区)建立“说、议、办、督、评”五步闭环机制,全过程接受群众、村务监督委员会及乡镇监督。截至目前,收集群众满意度评价310次,群众满意率达99.85%。
“农家说事小院”让民意零距离、干群坐同凳,真正实现了群众的事“自己商量着办、自己组织着干、自己监督着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