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疗法解纠纷 基层治理开新方

2025-11-21 14:15:57 更新 来源:中国农网

“大家都别着急,听我说两句。老王,你按市场价把人家的地承包上;老冯,你等村里解决了用地的水电问题,咱们再一起商量收回土地自主经营的事,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综治中心的调解室,“老支书调解组”成员姚交其的一番话,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位村民情绪逐渐平复。

此前,三份子村村民冯大爷与佘太村村民王大爷因土地界限问题争执不下,双方各执一词,矛盾几近激化。关键时刻,“老支书调解组”及时介入,凭借“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耐心调处,最终让这场持续多日的纠纷圆满化解。这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生动缩影。

大佘太镇耕地面积广、人口相对集中,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时有发生。为破解以往矛盾调解力量分散、流程不规范、群众办事“多头跑”等难题,当地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活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新建镇综治中心,将其打造为集综治维稳、人民调解、信访代办、法律服务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枢纽,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坐堂门诊”依托老支书调解、自治区人大代表诉前访前调解与每周律师法律咨询,以“一站式”服务实现“民间调解+专业调解”双轮驱动,第一时间受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资纠纷等常见矛盾。“预约问诊”依托多部门驻点力量,提前公示排班表,提供户籍、治安、补贴等专业解答,同步推出信访代办服务,以“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协调相关力量上门调解或择时接待;“集中会诊”则聚焦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合旗镇两级部门,通过联席会议、现场办公攻克复杂诉求,确保疑难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综治中心自今年建成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余件,成功调解率达98%以上,33件典型案例规范成卷入档。”大佘太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贺永胜介绍。

为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综治中心在完善“三诊”疗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将全镇划分为多个网格,组建46个网格党小组,配备46名网格员、301名联户长,明确联户长职责,形成“党组织引领、网格员统筹、联户长联动”的治理格局。网格员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便民服务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及时收集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化解微小矛盾,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触角延伸到乡镇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全覆盖。

“民呼我应”再深化,治理效能再提升。乌拉特前旗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深化旗、镇、村“三级联调”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党建引领、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