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武汉举办
11月17日至19日,第四届数字农业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数字农业分会与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以“农业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数字驱动农业现代化——聚焦单产提升与全产业链数字化,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主题,吸引全国260余位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单产提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抓手,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迈入数字赋能的核心阶段。他指出,各地正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科学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等智能技术。未来需持续聚焦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管理平台与“空天地人机网”一体化体系,打通“耕、种、管、收、储、运、加、销”各环节数据壁垒,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溯源全程化,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的根本性转变。
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总经济师程亚红介绍,依托武汉雄厚的科教资源与产业基础,东湖高新区近年来紧扣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链条深度融合,探索数字农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为区域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大会承办方及数字农业分会会长单位代表,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仁宗在致辞中传递出深耕农业的初心与担当。他说:“农业,是离土地最近、离人心最近的行业。搞数字农业,技术再高端,最终也要扎进土里,帮到人。只有整个行业好了,我们每一家企业才能更好。”他号召大家“挽起袖子,扎根泥土,携手共进”,不仅让中国的饭碗端得更牢,也让中国的数字农业方案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亮眼名片。
主旨报告环节,华中农业大学汪波教授代表傅廷栋院士作《耐盐碱油菜与盐碱地改良实践》报告,指出油菜在盐碱地改良中的独特价值与应用前景;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原主任谢建华从重大意义、重点举措及数字化赋能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加强耕地保护对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性;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魏启文则从战略高度剖析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的内在联系,分享了我国种业振兴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专题报告环节,呈现了一系列前沿研究成果与实战经验。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文刚解读了人工智能在农田灌溉领域的三大发展趋势;农民日报社种植业部主任杨久栋展示了AI技术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关键应用案例;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博士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裴志福介绍了企业以“数字+生物”双轮驱动赋能农业价值链升级的创新实践。多家机构与企业代表也分享了空天信息、智能灌溉、土壤健康、AI大模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作为大会重要成果之一,2025数字农业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严格评审,18项创新引领、成效显著的项目脱颖而出,为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