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县:多措并举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坚持从源头抓起,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查看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档案、农药安全间隔期及合格证使用等情况,要求各生产企业、合作社建立并规范填写农产品生产档案,健全用药、施肥等农事操作记录,严禁使用禁限用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督促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主体责任,向生产主体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芹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指导手册》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等知识。
根据全县农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种分布情况,有计划抽取蔬菜样品10个、水果样品30个、畜禽产品样品20个等,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抽样,对于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高风险农产品,适当增加抽样频次。严格按照《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抽样规范》(NY/T 1897-2010)等相关标准进行抽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抽样的随机性和公正性。在抽样过程中,详细记录抽样时间、地点、抽样人、被抽样单位或个人、农产品品种、数量等信息,并填写规范的抽样单。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成立专门抽样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农检站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执法人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抽样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抽样标准和方法,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对12个生产主体的番茄、菠菜、苹果和猪肉、猪肝、鸡蛋等60批次样品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采样工作,通过专项检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抽样完成后,及时将样品送往具备资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样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测报告,农检站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被抽样单位或个人,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责令其停止销售和使用,并追溯其来源,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将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季度监测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