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农人主播让土产成了“香饽饽”
在妫川大地的田间地头,村党支部书记对着镜头推介刚采收的核桃,新农人带网友“云逛”葡萄园;在古村民宿庭院里,主播们展示着热气腾腾的乡村美食——如今的北京市延庆区,一场以直播为媒介的乡村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座坐拥长城、花海、湿地的生态之城,顺应数字经济浪潮,将直播电商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农具”,通过政策赋能、头雁领航、业态融合,让深山农品走出京郊,让乡村文化广为人知,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的富民兴村之路。
乡村直播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延庆区的系统布局与精准施策。为破解山区农产品销路窄、品牌弱的难题,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率先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区级电商孵化服务项目,将培育本土直播人才作为核心抓手,组建起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新农人”组成的百余人乡村振兴主播队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主播团”规模从2024年的15人扩展至25人,覆盖全区重点农业乡镇。
针对主播们“不会播、不敢播”的痛点,自电商孵化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延庆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专业团队,开展AI短视频制作、脚本撰写、直播实战、送政策下乡、外出研学等专题培训及相关活动30余期,覆盖学员1500余人次,还按乡镇产业特色提供跨区域专项辅导,让“田秀才”变身“带货达人”。硬件设施上,区农业农村局已在全区支持建设12个标准化直播间,配齐专业设备与特色场景,实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直播间全覆盖,为农人直播提供“专业舞台”。
今年3月,延庆区农广校联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专家团队,在井庄镇开展“妫川兴农 云端赋能”电商新农人技能培训项目,历时8个多月,成功孵化出“北京市第一家新农人团播模式”。38名学员系统学习短视频运营、直播带货技巧,大家展示的短视频作品将农产品与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巧妙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培训期间,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希望大家能成为电商创业的‘领头雁’,让延庆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延庆、走向北京、走向全国。”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张新华说。
对外合作中,延庆创新搭建跨区域直播矩阵,与北京邮政联手整合“妫水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北京优农”品牌资源,联动全市16区邮政直播间开展集中推介,实现“同时段、同地点、同传播”的规模化效应,让延庆农品直达全国市场。“我们要做的不是零散带货,而是构建从人才培育到平台搭建、从品牌塑造到渠道拓宽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经管站站长王桂琴表示。
在延庆的直播大军中,村党支部书记们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既是村庄发展的“领路人”,更是农产品销售的“代言人”,用带着乡音的质朴表达,架起乡村与市场的桥梁。四海镇前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燕,凭借对本土甜糯玉米的真诚推介,创造了3天售罄10万根玉米的纪录,单场直播1分29秒就卖出1000单;黑汉岭村党支部书记史云龙自导自演短视频,不仅让村里的花海夜市成为网红打卡地,更通过田间直播20多天卖出8万斤蜜薯,带动村集体经济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大庄科乡沙门村“90后”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尚,用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累计播放量达200万次,带动香草产品销量增长2.3倍,还孵化出6位村民主播。
从“村干部”到“主播”的身份转变,背后是延庆乡村发展理念的升级。主播们的镜头里,不仅有核桃、蜜薯、葡萄等50余种“妫水农耕”特色农产品,更有古榆树、长城遗址、特色民宿等文旅资源,实现了“卖产品”与“推家乡”的双重效应。井庄镇箭杆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丽的“移动直播”,从民宿客房切换到美食厨房,从特色红薯切换到村庄历史,不但卖出了2000箱现挖蜜薯,也让村庄的弓箭文化广为人知;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的一条乡村推介视频播放量达225万次,不仅带来农产品订单,更吸引了青年创业团队入驻,为这个深山小村注入新鲜血液。
数据见证成效,今年以来,乡村振兴主播团累计发布短视频4100余条,开展助农直播活动380余次,通过“短视频+直播”双向引流,带动全区民宿、餐饮、合作社等200余家主体及1500余名农户收入增加,带动多个村庄集体经济增收超百万元,实现流量变现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延庆的直播实践,从未局限于“带货”本身,而是向着“直播+”的多元融合方向纵深发展。在四海镇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直播+农文旅”模式让四季花海的自然风光与高山胎菊采摘、乡村夜市演艺相结合,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2023年花海夜市仅营业58天就营收36.88万元,2024年营业90天收入57.6万元;在绿富隆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园,“直播+溯源”让网友跟随镜头走进种植园区,见证玉米从采摘到装箱的全过程,既打响了“妫水农耕”品牌,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跨区域联动与业态升级更让直播赋能效果倍增。延庆联合北京邮政构建的直播矩阵,首次实现16区同步推介,让“延庆味道”借助邮政物流网络运往全国;“直播+数字人民币优惠”“有机葡萄盲盒秒杀”等创新形式,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吸引力。2025年延庆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当天,乡村振兴主播团与抖音网红、邮政公司携手亮相10个直播间,当日直播带货观看总人数达45万余人次、农产品销售额130余万元,让新鲜优质的当地农产品通过“小屏幕”真正对接上了“大市场”。与此同时,直播带来的流量红利正转化为乡村发展的长效动力:黑汉岭村盘活闲置房屋打造“小溪嘟嘟”民宿综合体,东王庄村通过直播吸引高校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沙门村开发“香草嘉年华”“汉服T台秀”等文旅活动,让乡村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农业+文旅+文创”复合型转变。
人才回流成为乡村振兴的意外收获。直播电商的兴起,让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乡村的发展潜力:有美术老师返乡改造乡村空间,有芳疗师入驻开发自然疗愈产品,更有大学生团队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入村共创内容,为延庆乡村注入了人才活力。
从村党支部书记的“试水直播”到主播团的“规模化作战”,从农产品的“单点销售”到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延庆以直播为切入点,让数字技术与乡村实际深度融合,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又蹚出了富民兴村的发展新路。正如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未来将持续培育直播人才、壮大区域品牌,让“新农具”发挥更大效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