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雨对对虾养殖的主要影响
暴雨天气常伴随强风、水温骤降、水体浑浊、溶氧下降、pH值波动等现象,这些都会对对虾养殖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研究,暴雨可导致池塘水质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诱发对虾应激反应和疾病暴发,严重时会造成大规模死亡。
主要危害包括:
- 水体分层,底层缺氧
- 池塘藻类死亡,水体透明度下降
- 对虾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下降
- 排污系统受阻,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升高
二、暴雨前的预防措施
1. 加固堤坝与排水系统检查
暴雨前应提前检查池塘堤坝是否稳固,排水沟是否畅通,防止池塘溃坝或水位过高。
2. 提前调水稳藻
在暴雨来临前3天,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稳定藻相,增强水体抗冲击能力。
农业部《水产养殖暴雨应急指南》(2022年):推荐使用EM菌、乳酸菌等复合微生物制剂提前调水,防止水质突变。
来源:http://www.moa.gov.cn/ztzl/scyz/
3. 增加增氧设备
提前开启增氧机,确保水体溶氧充足,尤其是夜间更应加强增氧。
4. 减少投喂量
暴雨来临前1-2天适当减少投喂量,减轻对虾消化系统负担,降低水质污染。
三、暴雨中的应对措施
1. 保持水位稳定
暴雨期间尽量保持水位稳定,避免因大量雨水进入导致水体剧烈波动。
2. 关闭进水口,开启排水口
防止未处理的雨水直接进入养殖池,同时及时排出表层雨水,减少悬浮物和杂质进入。
3. 加强增氧
持续开启增氧设备,必要时可投加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应急使用。
4. 观察对虾行为
密切关注对虾活动情况,如发现对虾浮头、靠边、游动迟缓等异常行为,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四、暴雨后的恢复措施
1. 及时换水
暴雨过后,及时排出表层雨水,换入新鲜海水或处理后的养殖水,改善水质。
2. 重新调水稳藻
使用微生物制剂重新建立藻相和菌相平衡,防止藻类大量死亡或水体发黑。
3. 补充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指出:暴雨后饲料中添加0.2%维生素C,连续投喂7天,可显著提高对虾成活率。
来源:https://www.sfac.ac.cn/
4. 加强病害防控
暴雨后是病害高发期,应加强水质检测,必要时使用低毒、环保型消毒剂(如聚维酮碘)进行预防性消毒。
5. 检查设备与池塘
检查增氧机、投饵机、池塘堤坝等设施是否受损,及时维修。
五、注意事项
- 避免盲目用药:暴雨后水体不稳定,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强刺激性药物可能加重对虾应激。
- 避免一次性大量换水:应逐步换水,防止水温、盐度骤变。
- 注意用电安全:暴雨期间应防止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
- 做好记录:记录水质变化、投喂量、对虾行为等,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