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北沙参与麦冬:传统中药材的食养智慧
在中医食疗体系中,北沙参和麦冬是常被用于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经典药材组合。北沙参,主产于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如山东、辽宁等地,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擅长滋养肺阴、清肺热、益胃生津。而麦冬则以浙江、四川产者为佳,质地柔润,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
两者合用,尤其适合长期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干咳少痰、熬夜上火或秋冬季气候干燥时饮用。将北沙参与麦冬煮水,不仅操作简便,还能充分发挥其协同增效作用,是一款兼具药效与口感的家庭养生茶饮。

二、食材准备与处理方式:细节决定功效
要做出一杯清润回甘、功效显著的沙参麦冬煮水,选材与预处理至关重要。
1. 食材清单(2~3人份):
- 北沙参:15克(约8~10根中等大小)
- 麦冬:10克(约一小把)
- 清水:800毫升
- 可选辅料:冰糖5克(约1小块)、红枣2枚(去核)、枸杞8粒(增强口感与补益)
⚠️ 注意:若用于儿童或糖尿病患者,建议不加糖或使用代糖替代。
2. 食材处理步骤:
第一步:挑选优质原料
- 北沙参应选择条粗长、色黄白、断面细腻、无霉变虫蛀者。
- 麦冬宜选颗粒饱满、色泽黄白、质地柔韧者,避免发黑或结块。
第二步:清洗与剪段
- 将北沙参用清水快速冲洗表面浮尘,切勿长时间浸泡,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 使用干净剪刀将北沙参剪成1.5~2厘米的小段,便于有效成分析出。
- 麦冬可整颗使用,若担心泥沙残留,可用清水轻轻淘洗1~2次后沥干。
✅ 关键诀窍①:北沙参不宜久泡!因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和皂苷,易溶于水,长时间浸泡会导致营养流失。建议清洗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
三、沙参麦冬煮水制作步骤:精准火候出好味
接下来进入正式烹煮环节,掌握正确的步骤和火候,才能让汤水清亮、味道甘润、功效到位。
步骤一:冷水下锅,慢火煎煮
- 取一砂锅或不锈钢小锅,加入800毫升清水。
- 将处理好的北沙参段、麦冬一同放入锅中。
- 如使用红枣、枸杞,此时可一并加入(红枣需去核切片)。
- 开大火煮沸后,立即转小火慢炖25分钟。
🔥 关键诀窍②:必须“冷水下锅”!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多为植物细胞内的复杂化合物,冷水缓慢加热有助于细胞壁破裂,促进成分释放。若沸水下锅,外层迅速凝固,反而阻碍内含物析出。
步骤二:关火焖制,提升浸出率
- 煮满25分钟后,关闭火源。
- 盖上锅盖,静置焖泡10分钟。
- 此过程可进一步提高药材中多糖、黄酮等成分的溶出率,使茶汤更醇厚。
步骤三:调味过滤,温热饮用
- 打开锅盖,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可选),搅拌至融化。
- 使用细网滤勺或纱布过滤掉药渣,取澄清液体倒入杯中。
- 建议温热饮用,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为宜。
✅ 关键诀窍③:忌用铁锅或铝锅!北沙参和麦冬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物质。推荐使用砂锅、陶瓷锅或304以上不锈钢锅具。

四、食用方法与适用人群建议
✅ 推荐饮用场景:
- 秋冬季节空气干燥,预防干咳、咽痛;
- 长期用嗓过度者(教师、主播、客服等);
- 熬夜后出现口干、心烦、虚热者;
- 胃阴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舌红少苔者。
❌ 不宜人群提醒:
- 脾胃虚寒者(常腹泻、怕冷、食欲差)慎用;
- 感冒初期风寒表证(恶寒重、无汗、流清涕)不宜;
- 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 多种吃法延伸:
- 冷泡法:夏季可用冷开水浸泡北沙参+麦冬+枸杞,冷藏4小时后饮用,清凉解暑。
- 搭配梨汁:将煮好的沙参麦冬水与雪梨汁按1:1混合,增强润肺止咳效果。
- 加入米粥:在煮小米粥或大米粥时加入少量北沙参麦冬水,制成“养阴安神粥”。

五、储存与再加热注意事项
- 若一次煮制较多,可将未加糖的药汤冷却后装入密封玻璃瓶,冰箱冷藏保存不超过48小时。
- 再次饮用时需彻底加热煮沸,不可直接冷饮。
- 不建议冷冻保存,以免破坏有效成分结构。